促进教育公平,教师须合理流动

22.05.2014  18:05

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会上,与会者就突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瓶颈献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核心在教师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寄宿制学校应比非寄宿制学校获得更多补贴”……5月12日至13日,在民盟四川省委与省政协教育委员会主办的“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会”上,针对如何合理配置“人、财、物”等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与会人员畅所欲言,提出建议。

  多名与会代表提出,“择校热”、“大班额”现象难除,背后其实是“择老师”的问题,实现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有助于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德阳3个县50岁以上的教师占比20%,其中60%在农村。”在德阳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主任杨晓青看来,“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给农村学校“换血”的有力措施。民盟成员、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李丽娟认为,师资流动的前提是保障教师的待遇,应对轮岗到偏远地区的教师保持原待遇不变,并给予补贴;“也可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偏远地区的教师、校长,并将轮岗校长及教师工作成绩与职称(职务)晋升等挂钩。”阿坝州政协副主席杨燕则针对稳定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提出,要加大定向培养,严格执行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政策,并加大“造血式”培养,提高教师素质。

  除了师资力量不平衡之外,各地办学条件现阶段也存在不小差距。

  南充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何永康认为,要缩小差距,应加大财政投入,加速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设施达标。

  “个别区县教育费附加拨付教育使用的不到50%,土地出让收益的计提教育资金远不足10%。”杨晓青建议,政府应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民盟凉山州委成员贺新宇提出,应强化中央和省政府的责任,通过统筹,建立更合理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达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褚小玲则建议办学经费的投入要有适当倾斜,“比如寄宿制学校的水电气等费用高,应比非寄宿制学校获得更多补贴。

  此外,多名委员还提出应支持社会力量办教育,弥补政府财力不足。四川师范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顾美玲建议,政府可以购买民办学校学位,并将学位对应的义务教育财政支持补贴给民办学校,解决片区内公办教育资源与受教育人数不对等的问题。同时,可建立政府许可认证评估、第三方机构质量评估和学校内部自评的评价体系,促进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社会资金办学,还可以通过成立教育发展基金,发行教育债券、彩票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发展基础教育。”贺新宇建议。(四川日报记者 任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