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防疫层层加码,怎么破解?
侠客岛消息,11月11日,中央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其中要求加大对“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广受舆论关注。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截图(图源:新华网)层层加码危害多大?实际工作中怎么防止?一线基层干部最有切身体会。
一
“每个环节都备受考验。细小的地方有纰漏,就会出大问题,精准是最关键的。”一位基层干部对岛妹说。
如何精准?不少基层干部认为,多地对“精准”“加码”界定不清,防疫工作缺乏明确标准。有干部吐槽,加码最多只是施政不当,但疫情溢出就是失职,若没有明确评判标准和免责办法,难免“宁为加码被追责,不为溢出被问责”。
多位基层干部向岛妹反映,上级问责来得又快又严:“动不动就下行政命令确保某时间内清零,追责问责急得很”“上下级本该在同一个战壕,但现在是出了问题就推给基层、严厉问责甚至纪委问责,久而久之,基层的心气都给磨没了”“既要疫情防控,又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这需要很大的智慧。光问责,不给足够的容错空间,地方怎么能结合实际灵活应变?”
还有基层干部提到了此前的疫苗接种乱象:“我们乡镇处于县市交界处,为图省事,不少群众去隔壁县市接种疫苗。问题是,不在我们县接种的,就不被计入本县接种人数,这样一来我们县接种率很低,严重影响在全市的接种率排名。希望上级能看整体数据,不要拿排名层层加压。”
不过,受访基层干部也普遍反映,在中央三令五申下,层层加码情况正得到缓解,“精准防控、担当作为”理念正逐步落实。“新情况要有新办法,既要基层创新创造,也要上层科学谋划。”
(图源:中新网)二
到底怎么杜绝“一刀切”、层层加码?
多位基层干部提到,科学精准防控首先要统一标准。比如,中央最新的二十条措施明确,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5+3”隔离、不判定密接的密接、未发生疫情的地区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等,“既然中央有了明确政策,今后谁擅自加码,就得处理问责。”
有了标准,基层也好办事。比如,有地方要求,新增感染者小于2例且在同一单元的小区,仅对该单元进行封控。这种规定很明确,也容易执行。
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不少基层干部建议多给基层留空间、补资源。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强调,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到底,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
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错综复杂,经常遇到特殊情况。上级应给基层干部赋予特事特办权力,允许准确评估风险后适度灵活应对。
要纠偏,问责可能是最快的法子,但光问责并不够。相反,如果上级因个别极端事例过度施压,反倒让下级乱套。多年从事基层调研的社会学者告诉岛妹,一些地方搞“层层加码”“随意静默”,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足够资源支撑、难以做到兼顾。
譬如,有的地方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某区域测出来都是阴性,相邻区域结果又都是阳性;有地方用几十万人口的统筹标准去应对几百万人;还有隔离点准备不充分、防控人员培训不到位、物资保障协调确有困难……要是上级总以结果导向问责,基层难免会出现“一刀切”式应激反应以求自我保护。
解决问题,既要有问责机制,更要想办法给基层配齐粮草兵马,为他们适度赋“权”、合理免“责”。
一名基层干部说,在疫情大考的考评机制上,不能光是上级“考”基层,也可以允许基层和群众“评”上级。工作是否精准到位,群众最有发言权。应当畅通意见反映渠道,倒逼相关负责人做好防控和生产生活服务保障。某种程度上,要去除形式主义,得先去除官僚主义。
来源:侠客岛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