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出台 细化“法治四川”建设“度量衡”

13.10.2014  14:36

    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13日电(本网记者 吴光于)历时5个月、由8个课题组进行先后3次封闭式修改,3次征求市州和省级部门意见,近日,《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的出台使“法治四川”的建设找到了可以依据的“度量衡”。

    2013年,四川省委制定出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系统提出了依法治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实施进程。

    为了扎实推进《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规定的目标任务落地生根,为《纲要》确定的各项工作及年度重点工作的实现和实效程度提供“度量衡”,今年5月,由四川省委副秘书长、依法治省办公室主任杨天宗担任组长,四川省法制办主任张渝田任副组长的起草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指标体系》的起草工作。

    据了解,对应《纲要》体例,领导小组成立了8个子课题组负责编制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先进行了3次封闭式修改,并征求21个市(州)和所有省级部门意见。

    翻阅《指标体系》,8个部分共60条具体指标涵盖了“依法治省”的各个方面:依法执政部分设定了领导体制健全完善、党委决策程序规范、干部选任导向明确等8项指标;科学立法部分设定了立法工作民主规范、立法质量显著提高等3项指标;依法行政部分设定了职责权限依法确定、政府职能转变到位、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审批高效便民等12项指标;公正司法部分设定了司法改革任务落实、案件质效管理到位、司法公开推进有力等8项指标;社会法治部分设定了系统治理格局形成、社会组织管理有序、信访秩序规范有序等13项指标;学法用法部分设定了普法工作责任明确、“法律七进”深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机制健全完善等4项指标;监督问责部分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法治化、人大监督实效增强、问责制度全面落实等7项指标;组织保障部分设定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示范创建统筹开展等5项指标。

    杨天宗介绍说,为了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严谨,起草领导小组先后三次征求其中包括我国行政法学创始人、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中国经济法研究院院长、四川经济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司马向林,四川大学院士级教授项楚,中国法学界泰斗江平,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四川律师协会会长刘守民等专家学者的意见。

    “四川在《纲要》和《指标体系》中把‘依法执政’放在第一位置,足见四川省对法治工作的重视。”江平说。

    杨天宗表示,依法治省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动态过程,指标体系的内容也具有动态性,正式公布实施后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完善,使之成为有效评判四川依法治省工作的“度量衡”。(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