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供电“红细胞”工程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侧记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程杰)12月4日,首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颁奖礼在广州举行,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的申报项目“‘红细胞’工程0公里志愿关爱计划” 代表四川队参赛,站上全国五百强的“PK台”,并从全国505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邻里守望”类项目金奖。
“完全没有想到当初的小小善举能得到如此关注。这是一个倡导文明、呼吁关爱的平台,我们要带着梦想将电力人的志愿精神传播得更远!”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王敏感概万千。
关爱潜移默化
“若不是每月抄表到户,我们也很难发现那些救助对象,特别是山野村庄的‘孤岛人群’,更不会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帮扶”。望着贴在展区柱子上的宣传海报,王敏向身旁一位观看展板的高校教授讲到。
供电企业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一直是资阳供电公司探索的话题。“作为央企员工,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延伸服务触角,不仅为辖区客户送去光明,更要送去光爱!”资阳公司党委书记何朴反复强调。
2013年4月,该司启动“红细胞”工程,大力倡导“畅通最后1公里服务,传递0距离志愿关爱”行动。孤苦的老人、留守的孩子、身残的弱者、穷困的家庭……伴随着活动的大力开展,一双双期待的眼神被发觉,一个个辛酸的故事被讲述。平日里与老人唠唠家常、帮孩子辅导作业、为特困户送些油和米,为乡亲们检修家里的线路和电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红细胞”志愿者的脚步踏遍资阳城市、农村的大街小巷。
“作秀”催人泪下
为持续、稳定推动“红细胞”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实现“从1公里服务到0公里关爱 从1个人志愿到100万人受益”的初衷,资阳供电公司不断创新思路、探索途径。通过在城市、农村依托配网班和供电所成立“红细胞”心连心服务站,同时在边远乡村和弱势群体集中的区域常设“红细胞”心连心服务站联系点,拓宽志愿服务活动阵地,有效扩大公益行动的深度和广度。
“刚开始的时候,志愿者的人数较少,以党员、团员为主。随着公司各级组织积极引导,越来越多的爱心员工加入到了这个自发的行善行列。”王敏说,“有些员工最初不太理解,后来通过亲身参与,体会到真心帮助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还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观念发生了转变。”
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红光村12社的唐国辉多年瘫痪在床,常年与13岁的儿子唐雨露“蜗居”窄小的“漏雨房”,生活穷困潦倒。雁江供电公司中和供电所的抄表员在得知情况后,主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从最初两三名志愿者的嘘寒问暖,到全所员工的亲情关爱,再到全司青年志愿者的“特别关注”,唐国辉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
“快过年了,我和魏琴买点香肠腊肉给孩子吧! ”当前,天气渐渐转冷,营业厅年轻的妈妈汤小英想到可怜的小雨露,眼睛泛着泪光。“多买点,算我一份……”同事华丽听到了聊天的内容,主动请缨。“我炒点牛肉给孩子吧”、“我给他们打点肉圆子”、“我家里有初中生的衣服……” 爱心在营业班里传递。
截止目前,资阳供电公司“红细胞”志愿者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74次,受益人群150833人次,涉及金额达30余万元。
“四方”喜闻乐见
为了能让“红细胞”的故事更能直观地展现出来,王敏和她的爱心团队精心设计了温馨的明信片、书签和志愿手册。
“这位老人家110岁,他本来有9个子女,如今只和小儿在一起生活,跨世纪的他想和家人一起拍张全家福,他需要帮助”;“这个美丽的小女孩在2岁的时候游泳导致耳朵穿孔后就再也听不见了,现在是奶奶在独自抚养她,她需要帮助”;“她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养父打临工拉扯她长大,志愿者们资助他们10年了,现在在职高就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她希望靠双手养活全家,她需要帮助……”展台前,装满爱和心愿的一份份“小礼物”受到了过往人群的“青睐”,大伙儿默默看着简朴的文字,仔细倾听背后的故事。
“‘红细胞’很小,但它流动在血液中,对生命至关重要。我们志愿者虽然渺小,但我们也分散在各个角落,为社会发光发热;‘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希望我们的志愿队伍日益壮大;‘红细胞’输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我们的项目也旨在传递正能量,带走阴霾;‘红细胞’的红色也代表了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央企的企业属性……”对于“红细胞”定义的解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鸿雁欣然“点赞”:“我们的项目就是要像这样,让更多的人受益!”
12月4日,大赛成绩揭晓。“‘红细胞’工程0公里志愿关爱计划”从全国505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仅有的6个“邻里守望”类项目金奖。手捧奖牌,王敏面带微笑,站在自己所在的展区,与画册上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合影留恋。“这种志愿服务方式意义深刻,特别适合在央企和其他企业推广,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做得更好,让更多人受益!”耳边,回荡着专家组叮嘱的话语。(新闻热线:028-262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