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核医学

18.03.2014  18:05

来源:华西都市报


  
  3月14日,四川大学核医学科主任李林到达州市中心医院讲解 PETCT/ CT设备知识。达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系川东北地区唯一的核医学专业,首次引进PETCT/CT设备,增强核医学科科室水平,特邀请李林交流经验。
现状:核医学科普及率低
  在人们眼中,核医学可能与核武器有关,根本不清楚医学上怎么会有核医学呢?很不理解。核医学进入医学,是一个陌生科室。
  李林介绍,很多人晓得放射、晓得超声、心电图室、包括骨密度等,对这些医技科室、病历、检验等都比较熟悉。唯独对核医学不熟悉。实际上,核医学实际上是大影像内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医学影像包括放射、超声、核医学三大块,利用医学影响来诊断。
  医院装有核医学设备,介绍核医学PETCT/CT的临川运用,可以做哪些检查,涉及到哪些相关学科,达州很早以前有核医学,但是影像设备不是很好,影像对设备的依赖性很强。
  据李林介绍,全国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在2009年和2011年,对全国多家医院分别做过两次全国普查,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有多少家医院有核医学科室,检查结果发现,在全国全国县级以上医院超过两万家,大概有700家医院有核医学科室,占用比例很低,全国核医学的从业人员,大概在8000人到9000人,站在全国的范围来看,占有率极低。同时,在放射和超声影像的工作人员都在10余万。所有说核医学的普及程度,远远不能与放射和超声相比,
特点:受制于专业的本身条件
  在交流会上,李林介绍核医学科受制于专业的本身条件。第一,是要有设备,设备投入往往花钱比较多,发射小功率的X光机,10万元到20万元,20万元到30万元,都可以开始工作,但是核医学就不行,在显像这一块,就目前的行情来看,大概在40万到50万美金是最低的费用。
  第二,除设备外,还必须有放射性药物进入体内,CT有自己的特殊性,只要有电就能做,在特殊的情况下需要打造影剂。在核医学内必须先打显像剂,然后再现象。
  李林介绍道,据核医学科本身设备的特点和药物的特点,门槛比较高,一般来说,地市级医院越来越多,独立的学科建制也越来越多,在沿海一带核医学的普及程度要高一些。很多县级医院,都有X光机,CT,超声仪等。
  第三,放射的发展历史应该有100年的历史了,而核医学在纳入中国的历史大概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核医学的发展历史远低于放射,正因为核医学科室新型学科,发展很快。
核医学科用途有哪些?
  李林介绍,目前核医学科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诊断,利用放射性药物或者是利用放射性的同位素,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可针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和部位;二是治疗疾病,比如治疗甲亢,可利用碘131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核医学科,还可以治疗骨肿瘤,甲状腺癌。包括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各种抗体,其他一些试剂治疗其他疾病,大概是诊断和治疗。但目前ECT\PET主要是做影像诊断。
科普知识
1
核医学显像检查和放射影像
超声检查方法有什么区别?
  区别非常大,是有本质区别的。核医学的成像取决于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细胞功能、细胞数量、代谢活跃程度和排泄引流等因素,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而CT、MR、B超等检查主要是通过显示脏器或组织的解剖形态学的变化,尽管分辨率很高,但显示功能代谢的变化不核医学检查。
2
应用放射性药物检查安全吗?
  非常安全。引起各种影响检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2个因素。一是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是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二是放射性造成的辐射。由于核示踪技术非常灵敏,核医学用的放射性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微量,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几乎不会引起过敏及毒性反应发生。核素诊断所用的核素主要发出的是γ射线,其特点是穿透能力强,而对身体的损伤小。比如,做核医学的膀胱尿返流显像,患者所接收的吸收剂量仅仅是X线膀胱造影检查的1%。大家知道X线检查对患者是安全的,那么核医学显像检查更安全。
3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
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有哪些优点?
  当前治疗骨转移癌引起骨痛的方法如镇痛剂、化疗、激素治疗等等均有很大的副作用,对晚期病人效果也不理想。应用外照射治疗虽然能有效地治疗骨痛,但对单发的骨转移灶治疗效果较好,不适用于广泛骨转移。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是一种靶向治疗,治疗方法简便,直接静脉注射即可,对周围组织损害小,副反应小,不仅止痛效果好,而且对骨转移病灶有消除和缩小的作用。常用的内照射治疗核素有89Sr和153Sm。
4
PET、PET/CT技术
为何能发现早期肿瘤?
  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具有细胞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增殖能力强等特点。在癌症早期,癌细胞在人体内尚未形成明显肿瘤时,其代谢水平可明显异于正常细胞。PET、PET/CT显像技术是将极其微量的“肿瘤探针”注射到人体内,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下,多维立体的影像显示人体各器官犹如一个“透明人”,显示出全身的生理代谢和解剖结构,各种病灶让医生一目了然,可发现2厘米以下(小到3毫米)的早期肿瘤,形成扫描图像上明显的“亮点”,使肉眼能看到代谢特别旺盛的癌症细胞,早期发掘隐藏的癌症病灶,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一高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影像设备对肿瘤诊断、治疗的方法,使临床医师能够从细胞分子水平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同时,对冠心病、癫痫等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等都可早期诊断。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杨 实习生冯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