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说

12.12.2014  00:13

作秀”这个词是从港台那边传过来的。“”是中文,“”是英文SHOW的译音,即演戏、表演。不过,在“”前头加一个“”,和通常的“演出”就风马牛了。对该词的解释是:“装样子骗人。多指不真实的公众行为,有夸大其词和作表面文章的意思,多带贬意。”作秀常被说成“作了一回秀”,意思是做得好看,同样带贬意。

人都喜褒不喜贬。作秀现象虽随处可见,却没人愿承认。即便是那些靠“”吃饭的演员,也更乐意被称为“本色派”,即演戏时看不到表演痕迹,显得更真实。

真不真实,得观众说了算。某人是不是作秀,早晚也会穿帮。本来,“表演”是演员的事。不过,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从来没“”过的人,几乎不存在。该唾弃的,是“不该秀的人在不该秀的场合对不该秀的对象作了秀”。

这段话有点咬口,不妨举个例子。

美国有位前副总统,因一向推崇“低碳生活方式”,卸任后被某绿色组织聘为“形象大使”。此君还算称职,一年内,在几十个国家做了上百场“节能减排”之类的激情演讲,反响强烈。但令人扫兴的是,那年年底,媒体将此君豪宅的“能耗”曝了光。笔者只记住一样:此君家人的用电量比全美平均水平的20倍还高。

这就叫穿帮。此君到处宣讲的“节能生活方式”,也成了一场场作秀。或者说,此君言为心声,衷心希望高温袭来时人们在怀里抱个鹅卵石降温。至于他,还是要用空调的!

那位洋政客搞了一回笑。不过,作秀不分中外。有人戏谑,如果真要评“作秀大奖”,我们比洋人更具“竞争力”。此类现象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闻:某官员要到基层“调研”,通常会早早通知下去,下面也会立即忙活开来。哪些人迎接、哪些“站台”、谁扮演“正巧”路过的群众,会有详细分工。不仅要彩排,还有“应急预案”。某官员清楚这是一场戏,遇到破绽,还会“救场”。一切按接待方的“剧本”来,将“台词”念完了事。

只求好看,不问效果”,这是秀场高手追求的。可怕的是,这股作秀歪风还在蔓延,人们正习以为常。

秀场无所不在。“毒豇豆”事件曝光,有关部门和人员不去探源追根,惩处黑心菜农,而是在电视镜头前夸张地大嚼。那些豇豆绝没用过毒农药,蒙谁呀?某地下暴雨,总能看到救援人员背着完全有行走能力的被救者,淌水走在水不过膝的街道上。摄完像,被背的就该下来了。某“战地记者”离战场一百多公里,住的也是国际人员专用宾馆。但仍会戴着钢盔,穿着防弹背心在阳台上“现场报道”。真遇到导弹“误击”、“误炸”之类,那些玩意没用……

人生本是一出戏”。演点戏,或者说秀一把,正常。但秀场遍布,凡事皆“”,就不正常了。试想,如果“十亿人民九亿演,还有一亿当导演”,那就惨了!

实干兴邦。很多东西是“”不出来的,要靠干。当然,也有除了作秀啥都不会的,这种人多半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