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作家莫迪亚诺:痴迷方块字 女儿曾在北京生活

11.10.2014  16:26

  10日晚,莫言回到高密观看茂腔戏《红高粱》并和演员们合影。

  2014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其人其作品,一下子成为全球无数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在奖项揭晓时,素来深居简出、言行低调的莫迪亚诺,正在巴黎市中心卢森堡公园附近的街上散步,直到接到女儿的电话后才惊奇地得知自己获奖。10月9日,莫迪亚诺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跟全家人12月来瑞典领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其作品早在30年前就开始有中文译本,莫迪亚诺本人对中国也有不小的渊源。2003年,他的作品《夜半撞车》,获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袂主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当时,在北京举办的颁奖仪式上,莫迪亚诺没能亲临现场,但托法国大使馆文化专员助理艾瑞莲女士代领了奖项,并致辞。

  在《致中国读者》中,莫迪亚诺表示:“我更愿意谈谈在我获知这本书要被译成中文时的感受。我觉得很幸福。还在孩提时代,我就十分向往这门语言;那些方块字总是令我很着迷,而且,想必我把这种痴迷传给了我的女儿,她为了学习中文,曾在北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许,这本书的中译本,具有比法语原著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奇特意味;这种神秘和奇特正是我在撰写这本书时想要赋予它的。如果这个心愿得以实现,那么,这不仅仅归功于我自己,更应归功于中文这门美妙的语言。”(记者张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