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作品入围川台首届“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

15.11.2013  01:08

        本网消息(艺术学院 供稿)近日,来自我校艺术学院的三部学生纪录片作品同时入围四川广播电视台主办的首届“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2013夏日纪事”活动。


        “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旨在为川内高校的广大影视编导相关专业学生及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创作与交流的平台,鼓励本土纪录片创作,打造未来导演和媒体优秀人才储备基地。今年是第一届,作为一项长期发展计划,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


        本次活动举办的时间是2013年5月至12月。成都大学的三部作品分别是:艺术学院201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杨晓萍、陶伟作品《马背上的格桑花》;201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杨岳刚、鲁肖作品《凯凯》;2008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鲍曼华作品《可怜春半不还家》。三支学生创作团队之前均未涉足过纪录片拍摄,他们克服了重重艰辛,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在实践中虚心学习专业知识。三部作品的摄制均历时半年以上,有的团队前期准备工作自一年前已开始,对于学生导演来说,实属不易。


        本次大赛自5月份开始选题申报、项目入围,经历三轮专家评审,直至9、10月进入后期制作最终形成正片。现已进入各大媒体平台的展映及网络评选阶段。日前,三部作品的创作者已受邀参加即将举行的2013年四川电视节高校纪录片作品分享会。赛事主办方计划在12月初到成都大学进行获奖纪录片展映,我校三部入围作品也将届时与广大师生见面。感兴趣的同学可点击下文链接观看。欢迎支持我校学子作品,参与12月份本次活动高校巡展成都大学站的讨论与交流。


        作品简介:


      杨晓萍、陶伟作品《马背上的格桑花》的故事是发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四姑娘景区,主角是一位52岁从业将近三十年的向导,他带领驴友们攀登海拔将近5200米的四姑娘二峰,在登顶的艰难路途中,他们接受了来自大自然和自身体力的挑战,让观众走进向导的生活,同时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观看链接:( http://news.sctv.com/zt/dstlm/dxszpzj/hjzp/201307/t20130704_1514900.shtml )


        杨岳刚、鲁肖作品《凯凯》把视角放在了青少年民工潮中的一员凯凯身上。他的身份是多重的,从高考生到入伍新兵,从入伍几个月到查出患病、退伍、外出打工,加入民工潮的队伍中,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他的家庭、自身的身体状况都遭受到了多重的考验。从在红绿灯路口找寻到前行方向的未成年人凯凯身上,每个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观看链接:( http://news.sctv.com/zt/dstlm/dxszpzj/hjzp/201310/t20131029_1677501.shtml )


        鲍曼华作品《可怜春半不还家》是以口述历史的形式通过五位战争亲历者的口述,以及军人家属的转述,通过这些历史的碎片以及残酷的战争,来突出战争时期“家国”这个概念,在这场有生死,有聚散的浩劫中“”这个词显得十分温情和珍贵。片中的五个亲历者在战争结束后凭着对故乡的依恋,选择留在大陆,踏上了一条各自的人生之路。观看链接:( http://news.sctv.com/zt/dstlm/dxszpzj/hjzp/201307/t20130704_1514903.shtml )


相关新闻联接:


四川广播电视台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

http://news.sctv.com/zt/dstlm/dxszpzj/

 

盘点当下新锐导演扶植计划 新人“培养进行时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10/22/c_125578637.htm


        (学生编辑 赫林豪   责编   陈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