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 融合提升让成都领跑速度更快

12.01.2014  15:07

  1月10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2014中国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发布了201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60个样本城市游客满意度测评排名。拥有58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成都,取得了第3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中西部城市中均列第1位的好成绩。(2014年1月11日四川在线)

  我们都知道,旅游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对外开放的先导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伴随着成都经济快速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都旅游业得到了加速发展,成为真正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张亮丽的“名片”。此次取得201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综合排名均列全国第3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中西部城市中均列第1位的好成绩,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报道称,说起对成都旅游发展的建议,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成都在全国60个样本城市中,跻身前三名,无论是质量、规模、效应都做得非常好,在国内已经达到一线的水平了,那么下面要去做的事,是放到世界的范围去比较。所以成都要提升国际化水准。

  在笔者看来,成都要提升国际化水准,重点还在于扎实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因为旅游之于文化,就像黄金之于货币。旅游业天生就是文化产业,更是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的绝佳平台,两者之间是“灵魂”与“载体”、“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兑现文化价值。可以说,文化产业强调的是“精神属性”,而旅游产业则是将这种精神属性实质化,同时把文化变成实实在在的“景区、环境、气氛”。文化抓住了旅游,就使得文化的市场价值和消费作用更加明显,经济效益更为突出;旅游抓住了文化,就使得旅游更有内涵,更有品位,更有魅力。

  在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者出行最大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文化之旅、精神之旅,它天然地融合和体现于旅游全过程。所以,为成都旅游插上更多的文化翅膀,借助文化的力量建设高品位景点,既是增强成都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成都旅游需要继续强化的地方,更是成都旅游始终保持领跑中西部地位的关键所在。

  如此说来,成都悠久灿烂的历史、浩若星河的文化与壮丽秀美的河山交相辉映,风景名胜荟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等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积淀厚,具有巨大的开发优势。文化企业要主动对接市场,特别是重点对接旅游市场,把文化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价值与效益。旅游企业要主动提升自身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文化与旅游融合提升,活化了历史,丰富了旅游,这既是一个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过程,更是一个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互惠共赢的过程,让成都旅游领跑中西部的速度更快、能力更强、效应更大,前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