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中抢出儿子结婚照的老人:父爱无声 乐观重建

14.04.2014  12:45

  一年后的何新民.

  四川新闻网芦山4月12日讯(记者 蒋娜)从地动山摇尘土四起到灾后重建生机勃勃,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距今已近一周年。四川新闻网记者再次深入芦山县太平镇,继新春走基层后,又一次见到了何新民老师,他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脸上还是一如往常的乐观笑容。

  “喏,你看,上面还没开搭,木料才刚刚运来不久,还要等干透,估计还要大半年。”何新民说。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楼上只有几根结实的柱子支撑着整个屋顶,受损的外墙还没进行修缮,一堆切割均匀的木料堆放楼板上,正等待着干透之后“完成自己的使命。

  回述地震瞬间 飞沙走石尘土四起

  一楼一底的房屋,底楼早在去年7月中旬就完工了。“我们严格按照防震标准维修加固房屋,可牢固了。”何新民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去年,关于芦山全面启动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下发后,他领到了5000元的补偿款,就开始着手改造占地200多平米的老屋。买来木料、砖瓦和水泥等建材,请来三名工人,7月上旬就正式动工,翻修屋顶、搭建楼板、填补破墙…半个月后,何新民重新住进了加固一新的屋子里。“还是住进家里舒服,帐篷又闷热潮湿,路边经常有车过,吵的人睡不着觉。”何新民说。

  对于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那场大地震,何新民至今记忆犹新。据他回忆,地震当天,他一大早起床,送朋友搭上回邛崃的班车后,便回到家捧上杯热茶,悠闲地喝起来。谁料突然,坐在椅子上的何新民感觉到一股晃动,他立即意识到是发生地震了,“我赶紧往马路上跑,接着震感越来越强烈,屋顶上的砖瓦开始噼里啪啦往下掉,地面剧烈地上下抖动,还不断听到“嘭嘭嘭”的巨响声。”何新民说,转眼一瞬间,平时寂静的小镇陷入了灰色的境地里,房屋垮塌,飞沙走石、尘土弥漫……

  “不少街坊都被吓懵了。”强震过后,何新民与邻居们一起,往太平镇中学前面的空坝上转移,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安抚受惊的情绪。直到晚上,空坝上已坐了100多号人,大家围着一堆烧得旺实的柴火,硬挺挺地坐了一晚。在这个临时安置点理,何新民接到了任务,负责领取和分发救灾物资,他做得特别尽心尽力。“这种时候,更要尽可能为大家服务好。”何新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