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余载 绘就川西平原“清明上河图”

21.09.2014  16:28

    《崇宁梦华卷》是川西一个小镇的历史参照,更是古蜀文化的一段衍泽,亦是都江堰水系嵌在成都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成都画院画家张幼矩在序言中写道。

    “一寺、二观,三洞桥、四大街、五城门、六街口、七宫、八庙、九戏楼、十字口。东起万寿场(现唐元),横穿崇宁,西至竹瓦,再自南到北跨安德、君平,最后由君平自东向西,经庆兴达桂花场。”这是唐昌镇70高龄的木匠画家张浴新(又名张育新)历时10余年创作的80米巨幅长卷《崇宁梦华卷》的宏大布局,它描绘了古崇宁县昌盛文明和繁荣历史,此卷仅人物就上万人,被誉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张浴新,生于郫县唐昌古镇,曾是一名木匠,1959年进入唐昌修建社学习木匠手艺,1983年进入成都民盟社会大学专攻国画,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情,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

     妙笔生花 民俗跃然纸上

    烟雾袅袅,云朵漂浮田上。茅屋挺立,丰沛之水经屋前的水碾向长田埂蔓延,插秧者引吭高歌,大队耕田者肩扛犁头,浩荡地经过画面。似有薅秧歌声、人之吆喝声与交谈声杂然于田间地头响起……展开《崇宁梦华卷》,古崇宁的民俗风情跃然纸上。

    十载寒暑春秋,张浴新常常独自一人,携画具、揣干粮、挎水壶,奔波在乡郊野外采风,与当地老村民交流,将感受颇深的场景记录。除了实地采风,张浴新还大量查阅了《郫县文化志》《唐昌轶事》《崇宁史略》等书籍,力求贴近清末民初的生产生活原貌。

    张浴新老人告诉记者,搞创作题材很重要,选材不要怕小,不要怕土,越是乡土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民俗的就越是民族的,应该多留意你身边的题材,画你熟悉的东西。他1993年开始进入《崇宁梦华卷》创作初级阶段,1997年退休,全面投入长卷创作。

     再现城隍会 苦练川戏两年

    精心装扮的巡游队伍从古街上走来。装扮成牛头、马面等角色的人物踩着拌桶被高高抬起;判官拿着毛笔奋力地书写……而万人瞩目的“城隍爷”,在前呼后拥中缓缓出巡、静睨众生。

    这出城隍庙会是《崇宁梦华卷》的高潮,只见成千上万人涌进城里,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忠孝节义”等列阵打着大幡大旗依序出行,而前面自有开道的不停地撒着“雷火”(炮仗),敲锣打鼓。

    “为绘出这场庙会,我还特地唱了2年川戏,练功、练声,看戏、学戏一样不落下。”在川戏家庭中成长的张浴新说道,城隍庙会毕竟是儿时的记忆,加上不少情节来自川戏剧目,想要完整表达,必须沉浸其中,老人表示,只有当好这场庙会的导演,才能再现这出曾吸引各地客商、轰动一时的城隍出驾。

    郫县唐昌古镇,是古崇宁县县城所在,历史上十分繁华,纯阳观里的玉皇楼,甚至成为成都望江楼建设的母本。在张浴新儿时的记忆中,崇宁县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来自崇宁的油粮作物、灌县(都江堰)的燃料、建材等,都通过柏条河运往成都。其中柏条河旁的王爷庙留给老人的印象尤其深刻。“王爷庙里当然供奉着管水的菩萨,在我的记忆中,王爷庙里的菩萨与韦陀菩萨相似,三眼、手拿板斧,这是古代蜀国人的象征,古蜀国人的特征就是纵目,所以我相信供奉的王爷并非李冰而是开明鳖灵。古书曾记载,因鳖灵生长于多江湖的荆楚,识水性,有治水经验,望帝知其治水有经验,任其为相,命完成治水事业。及岷江水患平,蜀民安处,勤于耕稼,乃受禅得国,是为丛帝。”现代人提及治水多推崇李冰,但张浴新认为,蜀人鳖灵也功不可没,甚至可以算是开凿水运、治理水患的先祖。

     长80米 画中人物上万

    《崇宁梦华卷》长80米,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多达上万。一幅幅水墨丹青,描绘了建筑模板玉皇楼、文庙、翰林故居,勾勒了民居代表梁家大院、李家大院、系列公馆、会馆等。这些极具浓郁人文特色、精美考究的建筑,承载着张浴新老人对故乡的久远怀念,而张浴新老人也由此成为古崇宁的书写者、记忆者、传承者,他的坚持与坚守,让多姿多彩的古崇宁市井习俗、风情民俗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画这幅画并非一帆风顺,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感觉,反反复复数易其稿,历经困难和挫折。刚开始找到感觉偏又遇上病魔缠身,真是人忙马不快,因生病住院数次,越是身体不好,相反抓得更紧,怕的是画卷未完人先归去,就这样恶性循环。多少个不眠之夜,可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历时10余年,终于绘就了这一幅80米长的“川西平原清明上河图”。

    今年五月,这幅作品在成都画院展出,在业内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在成都画派刮起了一阵强劲的“蜀都风”,如今多家出版社前来洽谈画作的出版工作。(代晓倩 记者 赵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