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群:用科技推动高原草业发展
世界屋脊,是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余成群团队的舞台。他虽然单位在北京,但很少能在这里看到他的身影。“这辈子算是交给西藏了。”余成群这样说。
20多年来,为推动高原草业科学与农牧区可持续发展,余成群风雨兼程,在西藏高原地区兢兢业业的带领团队,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STS西藏农牧民增收项目、西藏科技厅重大专项、国家星火计划等重大任务。
如今,余成群在高原草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成为西藏地区草业科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
西藏草业特殊
提起藏区饲草产业,余成群说,在西藏农牧民收入格局中,缺乏增收渠道的局面仍未明显改善。就全国的发展趋势来看,转移农区剩余劳动力、提高工资性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并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但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中非农就业机会少,出行、等待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外出就业有风险,农牧区劳动力轻易不外出务工。鉴于农牧民增收的迫切需求,提升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农牧业产业链就业能力,提高家庭经营收入,比单纯地向城镇转移剩余劳动力更具现实意义。”余成群说,这一趋势是与内地农民增收极其不同的,内地农民增收模式在西藏无法完全复制。
不可忽视的是,西藏农区畜牧业以作物秸秆为主要饲料来源,低层次的农牧结合广泛存在,科技含量低,规模小,畜牧业生产效益难以发挥。饲草短缺和养殖效率低下成为限制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引入科技要素提高饲草产量和草畜转化效率,是西藏农区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从实际情况出发,西藏需要把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目标整合在一起的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
“西藏天然草地面积比内蒙古大,但是内蒙古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达822亿元,比西藏天然草地面积少3000万公顷的新疆,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为376亿元,而西藏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仅为49亿元;内蒙古、新疆的打贮草量分别是西藏的30倍和55倍。”余成群说,由此可见,西藏畜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草产业发展的滞后。西藏要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提高农牧民收入,就必须以草业的大发展为基础。
为推动西藏畜牧业发展,科技部立项实施了科技支撑计划“青藏高原优质牧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合作,组建项目实施团队。
这一团队在高原草业科学研究体系建设、高原河谷地区草业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成为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雏形。
注入科技力量
中国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2010年联合共建的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西藏高原地区草业学科体系建设和草业技术研发、推广的重要力量。
“我们团队重点攻关西藏野生牧草驯化选育与主栽牧草种子繁育、牧草栽培、草产品加工、牲畜健康养殖等草牧业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余成群说。他和项目组承担了西藏重大科技专项“饲草产业专项”,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及多项草业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成果转化项目,建立了典型农业村、半农半牧村、农林牧结合村现代农牧结合示范基地,促进了高原地区草业科学研究与农牧业发展转型的结合。
项目自2011年在岗堆镇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以来,余成群带领项目技术小组相关专家,与当地农牧民、村委会领导班子,通过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不断摸索建立了饲草产业化技术在西藏农区落地生根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他们建立了“培育一个农牧民新型合作经营组织、因地制宜构建一套集成适用的饲草产业化技术体系,培养一批关键技术岗位人员和推广一些有效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模式”的促进农牧民增收工作框架。
目前,项目组在2012年帮助吉纳村注册成立了吉欧合作社,注册登记资金34.84万元,资金来源于16位发起人的牛、羊折价。合作社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显著提升了吉纳村及周边村畜群周转速度。合作社利用产业化经营优势,有效提高了社员农畜产品商品化率,2013年,附近村民出售羔羊、架子羊1000余只,社员利润分红30余万元。
“农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参与项目各环节示范工作,以及项目组多次召开项目沟通会和组织技术培训,农牧民实现了观念上的四大转变:以前天然放牧草地只用不管,现在实现天然草地退化恢复、治理和重建并举;以前或者重农轻牧或者重牧轻农,现在农牧结合,优势互补;以前养羊以卖羊毛为主,载畜量高出栏率低,现在毛肉并重,品质至上;以前重生产轻生态,现在是生产生态协同优化提升,实现双赢目标。”余成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