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毁60余吨液态"毒物" 眉山特警押运检察官督阵

19.09.2015  10:21

 

 

  固态毒品,由省级公安部门集中销毁。液态冰毒及其原料又该如何处理呢?9月18日,眉山市公安局联手眉山市检察院,通过无害化处理方式,对60多吨液态制毒原料和420.5公斤冰毒液体进行集中销毁。

  眉山市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张燕翔表示,液态毒品数量大、体积大、重量重、存放难、易燃、易污染环境。集中销毁非常不易。本次集中销毁,系全省范围内首次,同时也是检察机关与公安部门联合规范毒品监管的一次重大行动。

  另据眉山警方介绍,这批制毒原料和冰毒液体,来自2008年以来,眉山境内查办并判决生效的9起毒案的缴获物。

  保存

  两把锁分由两人保管 要打开须两人同时到场

  早上7点,省道103线附近,彭山某堆料场。数十位工人师傅,把一桶桶液体,装载上了几辆大货车。现场民警说,这些液体,全是制毒液体原料。此处,即眉山查缴“毒物”原料秘密储存点。

  据眉山警方介绍,随着新型毒品的出现,类似液态制毒原料也随之出现。在禁毒过程中,警方依法对其予以查缴。存放时,为确保原料安全,“具体储存仓库,因为涉密,我不能带任何无关人员前往。”禁毒民警张劲说,仓库安全保障系数很高,不仅铁窗铁门,门上还锁了两把锁。钥匙交由两人分别保管。“要想打开门,这两个人必须同时到场。

  工人们须经眉山警方和眉山检方双重批准,以及全程监督下,才能获准进入。

  这批“毒物液体原料”总重达60多吨,有的含有甲基苯胺,有的含有麻黄草,有的含有甲苯。系2008年至今,眉山警方查办9起毒品案件时查缴所得,其中大多数都来自“彭山5·10”特大毒品案。目前,上述案件已全部判决生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批毒物原料应予以销毁。

  押送

  特警全程押送 “穿城路”绕道不扰民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谨慎装载,60多吨液态制毒原料,被分装在6辆大货车上。上午10点30分,押送队伍启程。

  警方介绍,这批“毒物”将由某环保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系省内唯一具备资质的环保企业。从储存仓库前往这家企业,全程10公里左右。途经省道103线和省道106线,以及眉山城区一段城市道路。“运输过程中,为确保安全,我们提前对线路进行了考察。”张劲说,特别是城区那段路,运输车队尽量绕过主干道眉州大道,而改走社会车辆和行人较少的一条道路。

  在这批毒物中,还有420.5公斤冰毒液体。“对于它们,我们给予了特殊关照,即采用箱式货车进行运输。”张劲说,为此,眉山市公安局还指派特警全程押送,直至这批毒物被完全销毁。

  华西都市报记者跟随押运车队时看到,整个运输过程中,前后有多辆警车为6辆大货车保驾护航,一路不做停留。

  销毁

  检察官督阵 现场清点毒物一滴都不少

  上午11点30分,运输车队缓缓驶进环保企业工作车间。提前一步抵达的检察官们,手拿清单,开始对这批“毒物”进行现场清点。

  经现场清点,检察官确认:警方押送至处理现场的60多吨液体制毒原料和420.5公斤冰毒液体,一滴都不少。

  检察官清点完毕,接下来登场的则是身着防化服的工作人员。华西都市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批毒物被分送至两个区域。该公司工程师说,介于这批销毁品的特殊性,他们也格外谨慎。根据无害化处理要求,液体冰毒将予以焚烧,而液体原料则加入化学剂予以中和。“焚烧420.5公斤冰毒液体,以及器皿和装箱,焚烧起来会很快。而另外60吨制毒液体原料,则需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无害处理程序。”这位工程师说,整个过程完全是封闭操作,焚烧排放物更不会产生任何有毒成分。“可以这样讲,这批毒物经无害化处理后,其已不再是毒品了,要么变成无任何毒素的渣,要么变成达标排放的水了。

  时至下午2点,这批毒物被处理完毕。

  华西都市报记者 梁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