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你:飞院喜迎4300余名新生

09.09.2014  03:47

本网讯 刘蓉 大学生记者团 窦岳 冯超 吴陆奇 向宇舟摄影报道
      9月6、7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校本部所在的四川省广汉,正值一年中最宜人的秋季。柔柔的阳光、飒飒的秋风、灿灿的秋景、浓浓的秋意中,中飞院迎来了4300余名本、专科新生。
      怀揣着对人生中最美时光的憧憬,他们将这所享有“飞行员摇篮”和“民航黄埔”美誉的“全世界最大飞行学院”,开启“我的大学”。


迎新:全新格局开怀迎新


      6日上午,不到8点,随着成都火车北站开来的第一辆迎新大巴驶入中飞院西区,中飞院年度好戏“飞院式迎新”温馨上演:
      中飞院校本部以南昌路为界分隔为东、西两个校区。与往年以东校区为“大本营”的迎新格局不一样,今年,中飞院经多方论证,首次启动了以西校区为“主阵地”的迎新格局:
      一踏进西区大门,独具飞院特色的建筑:图书馆、金瓯广场、教学楼、行政办公楼、雕塑群……给新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各二级学院迎新点以凌云大道为核心“安营扎寨”。提前交通路线的规划,现场有效的交通管制,清楚明了的指示牌,志愿者训练有素的引导,实现了人流高峰期的分流,有效提高了报到注册速度。
      西区羽毛球场门口是迎新大巴的停靠点,也是二级学院大本营的核心交汇处。新生下车后,各院系迎新志愿者蜂拥而上,高举各自院系指示牌,高喊着院系名称,帮助新生快速“锁定自己家”。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新生到各自院系迎新点核对身份信息、领饭卡、缴费收据,再由专人“一对一”引导到宿舍进行登记入住,领取被褥和军训用品。


入学:一分钟搞定入学手续


      简洁高效的入学程序,使很多家长出于“闲置状态”,大多数路边滞留的家长不是在“看行李”,就是在等人。
由于中飞院最大简化入学流程,加上更多家长使用网上划帐缴费,“一分钟入学”成为家长口中的高频词。两位从西安自驾送女儿上学的家长赞不绝口:“比我们想象中的简单多了,一两分钟所有事情都办好了!早知道我们该晚点来。”
据观察,父母陪伴新生入学的“中国式入学”依然占主流。有的亲友团阵容甚至覆盖一家老小:
一位头发花白的80岁高龄老奶奶率一家十口送孙子入学。孙子独自去办入学手续,老人们在新生父母、姑姑的陪伴下参观校园。“中国式亲情”使送孩子上大学成为全家最开心的事。
“一看就是正经大学,这下放心啦!放心啦!”,老人比划着对记者说,笑得合不上嘴。


保障:于无声处悄护航


      在热闹的迎新背后,有那么一些“不起眼”人,他们有中有警官,有医生,有宿管、也有为大家提供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
蓝天路中央的警车,为减轻校园内的交通压力,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早上七点,中飞院公安局的警员们就分散到了校园各处拉起封路布带。他们实行交通管制的工作时间持续到当日最后一名报到新生
      “只要还有新生来,我们就不撤离。”执行迎新保卫任务七年的警察告诉记者。
      据悉,中飞院调用了70余名警力,为迎新保驾护航。公安局还在迎新现场专设的展台,不仅接受新生关于迁户、落户问题的咨询,还印制了关于保护人财安全的小册子,供新生免费领取。
      “关注度不高。不仅是大学生,包括教职工的安保意识都有待提高。”一位李姓警官很客观地说。
      在新生宿舍,教职工管理人员发放钥匙和生活用品。签收一个学生,发放一串钥匙,一签一发、一核对。管理人员还不忘提醒新生:“凭条莫掉了,到时候还要用它领书。”
      后勤服务总公司考虑到新生口味不一、送行家长行程各异等问题,特意开辟临时供餐点,提供老少皆宜的“营养盒饭”
      ……
      中飞院的校领导、负责迎新工作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分别深入迎新现场。他们穿行在现场,特别到各二级学院迎新点,关注新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入学情况,并不时与新生和家长亲切攀谈。
      关怀、寒暄、道别。“你也许不认识我,但我们心中有你”。中飞院默默记下每一个新生、家长的心声。
      随着“飞院式迎新”和“中国式入学”的平安落幕,9月8日,4300余名新生以军训为起点,开始书写《我的大学》。

全新格局开怀迎新

浓浓的秋意中,中飞喜迎4300余名本、专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