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河:聚焦精准 下好脱贫攻坚“绣花”功夫
余先河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2017年,我们计划实现巴州区、恩阳区摘帽,215个村退出,9.5万人脱贫。2018年计划实现平昌县、南江县摘帽。2019年计划实现通江县摘帽。2020年巩固提升,实现全面脱贫。”5月25日,正在成都参加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省党代表余先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巴中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习贯彻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始终聚焦精准,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下好“绣花”功夫,在落实落细落小方面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针对此次党代会报告,余先河表示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凸显了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的辩证统一;二是凸显了战略谋划与持续推动的辩证统一;三是凸显了重点突破与活力激发的辩证统一。他表示,巴中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宣传宣讲好报告精神,结合巴中实际做好贯彻落实,迎难而上、勇于担当,重点抓好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改革、从严治党等工作,为建设“五彩巴中”、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脱贫奔康不懈努力。
据了解,巴中市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特征明显,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到2016年底贫困人口总量22.86万,位居四川省第3位,贫困发生率7.65%,居全省第4位。余先河说,近年来,巴中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唯此为大、念兹在兹”意识,对照“一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倾全市之力狠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贫困对象持续减少。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50.9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22.86万。二是脱贫质量显著增强。已脱贫对象均达到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省上制定的村退出‘一低五有’、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三是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全市探索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贷、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六条先进经验。”余先河说。
余先河表示,为了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下一步,巴中将推进“四个全覆盖”。脱贫政策全覆盖。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临界状态群众、已脱贫户与未脱贫户做到脱贫政策全面覆盖,不落下一户一人。分级干部培训全覆盖。对包括非贫困村新派1000多名“第一书记”在内的全体干部进行分级培训,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推动能力。脱贫政策宣传全覆盖。汇总编制有30条到户政策的明白卡,广泛宣传,努力做到贫困群众和非贫困群众扶贫政策全知晓。民情民意大走访全覆盖。以县(区)为单位,对辖区内的所有行政村(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开展民情民意大走访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立台账,分类处理。
同时,推进贫困对象再精准、帮扶措施再精准、脱贫对象再精准“三个精准化”。贫困对象再精准。持续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夯实精准识别基础。帮扶措施再精准。“两不愁”方面,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要求,因村、因户、因人施策,重点抓好产业和就业扶贫,确保贫困户有长期稳定收入;“三保障”方面,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逗硬落实教育、医疗等特惠扶贫政策;“四个好”方面,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办好“农民夜校”,推进“四好村”创建,积极培育新风正气,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脱贫对象再精准。年度脱贫对象必须全面达到脱贫标准,守住“数字脱贫”、“算账脱贫”、“被脱贫”等底线,对已脱贫对象坚持脱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扎实开展“回头帮”,有效防止新的返贫。
推进工作指导再精细、收入算账再精细、软件管理再精细、基金使用再精细、资金监管再精细“五个精细化”。工作指导再精细。编制印发《脱贫攻坚精细化工作指导手册》,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一一拿出具体的操作办法,指导各级干部精细帮扶。收入算账再精细。持续记好贫困户收支“一本账”,确保贫困户收入真实、持续超过脱贫标准。软件管理再精细。根据国家和省上的要求,细化县、乡、村、户四级软件档案痕迹管理,做到简单明了不繁琐、分级归类不重复。基金使用再精细。用好四项扶贫基金,创新使用管理办法,切实提高基金减贫效率。资金监管再精细。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常态开展扶贫资金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
推进帮扶机制、督查暗访机制、巡查机制、考核机制、问责机制“五项机制”严责任。帮扶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帮扶党员干部的责任,做到用心帮、用心扶,不脱贫帮扶不脱钩。督查暗访机制。坚持每月派出多个督查暗访组,随机到乡到村开展督查暗访,并以“发点球”的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巡查机制。6名市级领导担任巡查组长,每季到县区开展一次巡查。考核机制。对照国家和省上的验收标准,每季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开展一次脱贫攻坚考核,脱贫任务按时按序进度交账。问责机制。加大《脱贫攻坚问责处理办法(试行)》执行力度,对出现问责情形的人和事,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