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来与绵阳作家座谈交流

11.05.2014  06:19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天蓝色汉服,米白色礼帽,5月3日,当着名文学理论家、中国社科院原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何西来出现在涪城区龙门镇《陈子昂传》创作指导及绵阳作家交流座谈会上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已76岁高龄,谈与绵阳的渊源,谈当下文风,谈绵阳历史文化,何西来引经据典、学贯古今,让与会的我市作家们大开眼界。

吴因易的实力

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建设工程《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专家组文学组组长,何西来此行的目的是指导《陈子昂传》创作,该项目的指定作家为我市着名作家吴因易。“古有陈子昂,今有吴因易,因易才68岁,还年轻,还有实力突破!”一开场,何西来的幽默便逗乐了参加座谈的绵阳作家们。“在吴因易创作的《陈子昂传》前十章初稿上,我每页都作了批注,对其中值得探讨的地方也作了笔记。”何西来说,陈子昂是大唐文化的关键性人物,开启了大唐一代文风,而出生于射洪的吴因易曾创作电视剧本《大唐文宗陈子昂》,只有查阅了大量史料,甚至走访了解其传说,才能写出这样的剧本。加上吴因易曾创作唐宫八部及多部历史电视剧,基础功夫扎实,这是创作《陈子昂传》的实力保证。

何西来说,陈子昂是诗人,古文家,政治、军事专家,是四川地域文化史上的巨匠。杨马之后,他是巴蜀诗史上的第一人,泽被千秋。蜀地不仅有李白、三苏,近代的郭沫若,现代的何其芳,当代的流沙河,而且,外地诗人杜甫,到了蜀地,也成就了诗歌大业……何西来引经据典,说出自己的建议,而吴因易则很谦虚,一直对何西来以老师相敬,虚心接受。

与绵阳的渊源

我与绵阳的缘分不浅,绵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唐代诗人李白是我研究了一辈子的人,杜甫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杜甫在绵阳生活了一年多,其一生保存下来的1500首诗歌就有10首是写绵阳的。

何西来的一席话引来绵阳作家的掌声。何西来说,自己与川籍着名作家马识途是忘年交,常听他提起吴因易的人品及作品。早在1987年,他受邀来绵,参加吴因易《唐宫四部》研讨会,认识了吴因易及作品,也开始认识绵阳。之后,为追文学界先贤之脚步,曾数次来绵阳。

当天,在与绵阳作家的交流中,何西来细数杜甫与绵阳的渊源以及跟李白的交往,李杜在绵阳的景点遗迹,讲到兴奋处,还当场朗诵起了李杜诗歌。

文学浮躁之风

在谈及当下文学创作中屡屡出现的不尊重历史,胡编滥造的浮躁之风时,何西来一顿狠批。他说,诸如由周汝昌撰写的曹雪芹传,定名《泣血红楼》,极言《红楼梦》是曹雪芹用生命铸造的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其实,每一部着作的背后,都是作家长期积累及呕心沥血的研究,这才是文学之道。现在有的作家,抄袭严重,胡编滥造,甚至把不同朝代的文化和史实相互移植,只求哗众取宠,还有些作家不问百姓疾苦,以颓废为美,以表隐私为业,实乃文学大忌。中国文学在经历文革等磨难之后,如今发展势头正旺,希望绵阳作家能够摒弃浮躁的文风,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创作。

在现场,众人皆赞何西来学贯古今,记忆超人,鲜为人知的是,何老的身体目前也出现了问题,但是他不顾亲人的反对,不但接手了《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的组织工作,还接手了丛书之一的《杜甫传》的创作。“为文化事业奉献毕生精力,这是一个文化人的责任和担当。”何西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