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回归常态?张伯礼研判

16.12.2022  18:37

  12月16日,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等多位专家,就疫情形势、首轮感染高峰期等作出最新研判。

  此外,据北京广电京视频,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冰箱低温且相对封闭,病毒停留的时间会比较长。建议,感染者尽量不去接触冰箱、给家人准备食物。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饭,痊愈后,最好是给冰箱断电,让冰箱恢复室温状态,保持1天左右。

  张伯礼:春暖花开时

  疫情有望进入常态

  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张伯礼表示,目前疫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应以变应变,我国防控政策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在不断优化调整。奥密克戎病毒感染性强、毒性弱,无症状人群占了三四成,有上呼吸道症状的四五成,重症及后遗症比较少。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短期内感染人数会增加,但整体情况在往好的方向发展。1、2月份高峰过后,到春暖花开时疫情有望进入常态,不会出现大规模感染,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也将逐步不受影响。

  张伯礼强调,目前阶段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早阳早好的观点是不对的,个人防护至关重要。虽然感染后3~6个月再次感染的几率小,但病毒不断在变异,不管是否感染过都应做好防护。建议没有绝对禁忌症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张伯礼还指出,中医药在这次抗疫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疫苗是“第一道屏障”,中医药就是“第二道屏障”,它可以帮助疫苗,可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人特色的公共卫生道路。

  梁万年:首轮感染高峰期

  不同城市要区别来看

  梁万年表示,从总体来看,国内一些地区的疫情处在上升阶段。任何一个传染病传播的规律,都要经历引入、扩散、上升、高峰、下降5个阶段,现在很多城市,奥密克戎感染已经进入上升期,但有些城市还是扩散期。一般来说,呼吸道的传染病在城市达到峰值要比农村地区更快,从人群来看,活动频繁外出多的人一般是第一波感染人群,相比之下,老年人等出门少的人群要晚一些。

  梁万年指出,具体几月份达到高峰,不同城市需要区别来看,防控措施、人群免疫水平等都是影响因素。要判断疫情是否到了吃紧阶段,几个参数值得考虑:一是重症的发生情况;二是医疗资源的挤兑情况。

  我们现在亟需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人群的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病患者;二是相关资源的储备、医疗能力的提升,要坚持分级诊疗、药物有效的供给、公众的健康教育,采取适度的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强化病毒变异的检测和相关研究等。

  梁万年强调,优化调整不是放任不管,适当有序采取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把感染峰值压低到有效控制的阶段。

  梁万年表示,在整个疫情防控中,是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卫生健康系统在其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卫生健康系统中有两大子系统,一个是公共卫生系统,第二个是医疗救治系统,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公共卫生系统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疾病的监测、疫情形势的研判、政府确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建议,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变异的监测,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当然,这次疫情的防控也暴露出一些短板、不足和漏洞。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这个是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如何使这个体系的机制强化。在最核心的能力建设上,人力资源是尤为关键,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要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在当前,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1。对病毒的变异监测;2。针对不同场景下对疫情形势的研判;3。做好疫苗接种工作;4。加强公众教育,提升百姓的健康素养。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有效的防范重大传染病疫情,公共卫生系统及其人力,必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曾光:疫情来势汹汹

  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于“放开

  曾光表示,“放开”不单取决于公共卫生,如果单纯从公共卫生观点来看,我们宁愿把时间再往后拖一下,比如把疫苗接种再加强一些,特别是打第三针的人间隔时间已经很长了,老年人接种率还不够高。但是中央决策是综合考虑,考虑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就业率、国际关系等等,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兼顾各方利益。这个平衡点选的还是相对不错的,单从公共卫生方面来看,虽然一些准备没有做的很充分,但是疾病已经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变化,比如说它的感染率大幅度提高,在这种提高的情况下,自然感染传播系数已经到了二十几了,病死率也是低于千分之一,甚至低于万分之一了。从发病来看,我觉得现在是比较好的一个时机。

  “二十条”出来以后,为什么还要再进一步呢?如果“二十条”出来我们是小步走,那么“新十条”出来又往前跨了一步,这步跨的幅度也不小,关键这步跨的时候我们不再提动态清零了,这是非常大的变化,这十条里条条都有新意,条条都有更明确的规定,都是向放开的方向发展的。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时机选的是比较合适的。

  另外现在也确实看到了,现在疫情大幅度的上升,上升速度非常快,甚至出乎一般人的预料,甚至出乎公共卫生专家的预料。比如说我们原来认为,疫情按照流感来说,它第一波来的时候不会超过30%,20%都已经不少了,以后第二波、第三波,但是实际上来得气势汹汹。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于“放开”,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北方是BF.7,在南方是BA5.1,这些传播率都是最高的。以前传播率已经上升了,加上冬天的气候有利传播,另外还暴露出人群第三针打的时间太长了,抗体水平,现在疫苗靠过去免疫的方式,确实要阻挡疫情传播已经不现实了,所以综合的结果导致疫情大幅度的上升。

  很高兴我们出台了很多的应急措施,这些应急措施又是进一步放开了一步,我觉得这种措施是北京市率先提出来的,很明确的提出,根据新冠的特点,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呼吸道传染病来对待。这种情况下病例大量出现、大量居家隔离,可能会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的问题,就提出把预防感染为重点,把预防医疗挤兑为重点,采取了很多措施应对这种情况,这种应对属于是比较及时的。

  我也看到,北京的措施正在向全国普及,很多省也提出了相似的对策。我觉得我们的对策,一个是主动放开,第二个是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应急的放开措施,整个形势还是可控的。现在的特点是北方比较严重,根据我得到的信息,京津冀地区疫情感染情况是差不多的,但是它可以从北向南,另外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从东部向西部,有一个蔓延的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过去以后,就会进入到春天了,我相信形势可控,形势会越来越好。

  曾光表示,流行病学要针对新冠来看的话,它应该是我们前一段定义的新名词,可能很多名词在下一段时间不一定要用了,比如说大数据、时空关联数据、静默,我相信新冠最终都会列入丙类传染病,按照丙类进行监测。那时候我们就侧重于对于整个疾病的监测,对疾病的流行趋势、变异、耐药性进行监测,同时着重抢救危重病人。

  陈恒镔:从香港经验看

  是可以放心开放的

  香港卫生事务委员会委员陈恒镔介绍,目前香港社会面疫情整体比较稳定,并且已取消扫描“安心出行”进入室内公共场所的限制措施。截至12月15日,因疫情有3700多人需要住院,较严重患者为32例,从数据上来看,奥密克戎病毒虽然传染性高,但毒性很低。目前,香港正在实施入境隔离“0+0”政策,进出香港无需隔离。从香港累积的经验来看,是可以放心开放的,最主要的是要着重保护老年人和儿童。另外最重要的一环是提高疫苗注射率,尤其是老年人。

  陈恒镔表示,虽然香港目前老龄化情况严重,但大众的医疗负担较低。面对老龄化的医疗开支会越来越大的情况,政府最近也做了一些政策的调整。过去我们只是诊疗,现在已经转变到预防、治未病,未来也会在各区建立地区健康中心、打造健康城市,提高市民健康水平,降低公共医疗费用的负担。

  随着大湾区的共同发展,在医疗方面香港和内地可以有很多合作,医疗服务是社会服务中基本的一项服务,在一些调查中,香港市民如果要到内地发展,他们最关注的是医疗方面的问题,因此,根本的要素就是“流通”,支付系统流通、医护执照流通、药物流通、医疗器械流通等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香港的医疗基本都是面向世界的,在高质量医疗发展方面可以提供一些经验,医疗产业方面也可以加强合作,尤其是医疗服务、生物科技、药物研制、医疗器械和设备等等。在大湾区的发展中,香港和内地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支援。

  陆林:疫情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或超过10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2020年世卫组织年度报告显示,失眠障碍超过1亿多人,五分之一来自中国。抑郁症带来的伤害已经超过冠心病对人的影响。目前疫情冲击波下,即使阳性变阴性,对于有些人来说,心理冲击也许不会过去。疫情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影响,保守估计可能达到10年~20年左右。目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应对这类心理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陈雪峰表示,疫情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长远的。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数据显示,疫情第一年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增加了25%。国内外一些学者公开发表的数据比较相似,抑郁、焦虑,还有一些人在疫情期间可能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等。有一些人是相对比较脆弱的,更需要关注。到底哪些问题更严重,什么样的干预更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的追踪研究。二是疫情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大家会有这样的感受,对经济信心、消费行为、人际信任、社会心态等等,这些影响也比较长远,这个领域的研究也需要加强。我特别想呼吁的一点是,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有没有做好准备,当我们再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老百姓有心理方面的需要时,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不管个人的、组织的、还是社会层面,当前我们需要一个应急心理服务体系,在帮助我们做好这方面准备。什么是应急心理服务体系呢?比如说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个体因为接受了跟应急心理相关的科学知识,心里比较有数了,不是那么恐惧和害怕了。在组织层面,医疗机构、社区、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某些个体需要相应的心理服务时,我们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针对性干预措施。从社会层面来说,是不是可以有制度、乃至法律来保障真正有心理服务需要的人来得到服务。这些是应急心理服务的一部分,但还不是全部。理想化的应急心理服务,出现问题了我们去应对它,我们更应该做好准备去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做好应急心理准备,出现突发事件时在局部地区影响的可能不大,但通过信息传播的放大会影响到更多人。我们如何评估更大范围的心理影响,然后去做应急心理处置,还要做事后评估,来完善个体到组织到社会的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