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辉溯根求源论书法 首期“巴蜀文艺讲堂”火爆启动

10.11.2013  10:46

何应辉为听众讲解“中国文字与书法发展”。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何应辉溯根求源论书法

□本报记者 李思忆

11月9日,由省文化馆与本报联合主办的“巴蜀文艺讲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成为“巴蜀文艺讲堂”首位主讲嘉宾,为群众讲解了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发展历程。首期讲堂人气爆棚

下午1点半左右,不少拨打“巴蜀文艺讲堂”免费预约热线成功获得首场讲座门票的群众陆陆续续来到省文化馆领票。不少群众在3楼的休息室里发现了现场最大的明星——何应辉,大家将何应辉团团围住,有的与他合影留念,部分书法爱好者还拿着自己的作品请他指点。

讲座开始在即,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主讲堂达到了100%“上座率”,就连省文化馆为安置未能预约到主讲堂门票的群众临时开辟的两个分讲堂也“人满为患”。“6日上午9点开通预约热线后,截止到下午4点,主讲堂的80个座位已预约一空。但不少群众仍拨进预约热线,要求我们增加座位。”省文化馆馆长何光伦告诉记者,“为了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我们临时决定将两个会议室设为分会场,利用投影设备,向群众现场直播主讲堂的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后,记者还看到,由于省文化馆一楼大厅LED大屏幕对讲座进行直播,不少刚从省文化馆参加完培训的群众及路过省文化馆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听众瞬间成“粉丝

讲座中,何应辉用他一贯的语速,从容的四川话,为群众开讲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发展历程。他从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开场,一连讲述了旧石器时代我国贺兰山岩画、新石器时代我国的陶器划纹及甲骨文字的出现。他不仅与听众分享了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发展历程,还从书法艺术的角度,饶有兴致地在白板上即兴示范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及我国象形文字的写法,并解析魏晋时代至现代我国“帖学”、“碑学”的渊源,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学习书法多年,一直对何老师的字敬佩有加,今天能亲眼见到大师,太荣幸了!”从宜宾市兴文县专门赶来听讲座的书法爱好者张超认真地做着笔记。

36岁的成都市民黄冰鸿告诉记者,原本是想带正在学习书法的女儿来见识一下书法大家的风采,可没想到一场讲座下来,自己却成了何应辉的“粉丝”,“本来还有关于少儿如何学习书法等问题想请教何老师,但因为时间原因没能交流,还是有点遗憾。

省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巴蜀文艺讲堂”中,将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主讲嘉宾与听众互动的环节,以增强该活动的服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