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5条主干道首迎“体检” 7月中旬前结束

05.05.2014  12:56

各式新设备悉数亮相

5月4日,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处对外公布:为全面了解成都道路设施技术状况,为道路的精细化养护维修工作提供依据,该处日前正式启动了对人民南路等35条主干道的专业检测工作。此次检测是成都首次大规模对城市道路实施全面检测,检测道路长度约43公里,面积约170万平方米,整个检测工作将持续到7月中旬。

5月4日中午,记者在成都一环路东四段看到,几辆长相奇特的车辆正在道路边慢慢行驶,有的是几米长的庞然大物,有的则小巧如机器人。它们正是这次道路大体检的“专业医生”——负责路面行驶舒适度及道路病害检测的道路检测车、对道路结构强度进行检测的丹麦Dynatest 8000型落锤式弯沉仪、负责道路摩擦系数检测的横向力系数测试车,还有对道路厚度进行检测的地质雷达。

据技术人员冯政介绍,此次道路检测主要包括常规检测和结构强度检测,其中,路面平整度检测是道路行驶舒适性和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路面车辙变形检测,也将对车辆长时间在道路上行驶引起的路面永久性变形——车辙进行病害检查。“道路承载力是路面技术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而路面弯沉值则是道路承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可以评价道路承受车辆行驶荷载和保障道路行驶功能的能力。”冯政说,此次还将对路面行驶安全性能——道路摩擦系数进行检测,“这个项目不仅决定着道路通行能力 ,还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

据道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检测作业不会封闭交通,错开交通高峰期实施检测,保证市民的正常出行。(四川日报记者 刘佳)

另据华西都市报报道

成都35条主干道首迎“体检” 7月中旬前结束

 

5月4日,高智能道路检测车正对道路进行检测。

5月4日,由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处组织的专业检测队伍出现在一环路上,他们将对成都市35条城市主干道做首次全面体检,为全长约43公里,总面积约170万平方米的道路做一份“体检报告”。

测“皮肤” 遛一圈测抗滑能力

4日下午2点左右,几辆形状各异的车辆出现在成都市一环路东四段上,它们可都是价值几百万的“高富帅”,专程来为一环路做全面“体检”。

这是激光射线,检测道路的平整度。”随着专业检测人员冯政的指示,记者在一辆小客车模样的专业道路检测车底部寻到了几个小红点,“通过漫反射原理,这些激光射线能‘看到’人眼不能识别的凹凸。”冯政说,这就是为何有时看起来平整的水泥大道,车行驶在上面却会觉得轻微颠簸。

横向力系数测试车又是一款“高洋上”的家伙,只要在路面上遛一圈,就能知道这条路的抗滑能力,“通过检测到的数据,可以得出雨天湿滑时,这条路的抗侧滑性能。”冯政说:“抗滑能力越强,行车在上面就越安全。

查“骨骼” “体检”后将对症下药

有“医生”诊断道路的“皮质”,也有“大夫”检查道路的“骨骼”问题。一种小型的锤式弯沉仪,如同一个心脏起搏器,随着前面牵引车的移动,间断性地捶打路面。“这个‘重锤’能为一平方米的路面施加5吨重的压力,再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我们就能知道这块路面的承载力。

几位“医生”接连会诊,将一环路东四段的身体状况指数悉数摸清,“这些数据还要经过进一步分析,才能得出道路的‘体检报告’。

据悉,此次体检的道路共计总长约43公里,面积约170万平方米,整个体检工作将在7月中旬前结束。

据了解,为道路做全面体检,目的是为下一步道路的精细化养护维修提供依据。“这种机械化的智能检测方式,减少了依靠人工道路检测的误差和偏差。”成都市道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根据“体检报告”,制定道路维护改造方案。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