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 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24.07.2015  22:22
7月9日至14日,自贡、攀枝花、德阳、遂宁、内江、眉山、资阳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要求动员各界力量,汇聚八方智慧,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内江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强调,要采取非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确保2020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7月9日至14日,自贡、攀枝花、德阳、遂宁、内江、眉山、资阳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要求动员各界力量,汇聚八方智慧,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自贡市委召开会议部署扶贫开发工作,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着力点,明穷因、换穷业、挪穷窝、拔穷根、解穷困;对存量消化与增量消减做到心中有数,建档立卡、挂图作业,做到动态扶贫;坚持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聚合力量合力推进,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扎实推进专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要强化工作推进,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

    攀枝花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要求,以在2020年前全市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为总要求,以减贫2.6万余名农村贫困人口为总任务,扎实开展对口援助边远民族地区、专项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等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在富民产业培育上下功夫,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和载体,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引领、龙头带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阳光康养旅游产业。积极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就业教育等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社会就业、科技致富、外出务工等能力。积极提供市场信息和就业机会,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德阳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要求,统一建立贫困人口综合信息数据库,运用台账管理办法,对贫困人口建卡,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在生产生活各环节选择相应扶贫项目对接每户每人,确保扶贫项目精准;所有扶贫资金、低保救助金等精确到户到人,确保资金使用精准;根据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分类实施扶贫措施,确保扶贫措施精准;建立进村帮扶机制,切实落实帮扶责任,做到不脱贫不离村不脱钩,确保驻村帮扶精准;建立一方案、一计划、一台账、一年一考核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遂宁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强调,要按照2018年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摸清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底数,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扶贫举措,促进广大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深刻把握全省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主攻方向,切实解决插花式贫困地区的突出问题。针对遂宁市贫困人口分散、致贫原因各异、扶贫需求多样等,要科学分析、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制定扶贫开发措施。对相对集中的贫困片区,采取整村连片的方式推进;对贫困村坚持因村制宜,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相结合;对贫困户坚持因户施策,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内江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强调,要采取非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确保2020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要在实施精准扶贫上下更大功夫,科学编制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要在狠抓扶贫重点上下更大功夫,深入推进基础、产业、新村、能力和生态等扶贫工程,以及“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要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大力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社会事业,使困难群众与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享受均等化服务;要善于运用市场手段解决贫困问题,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

    眉山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推动群众限期脱贫、精准脱贫。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协调推进,落实责任,建立机制、强化保障,把扶贫开发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实践课堂,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推动省委全会精神和各项扶贫攻坚部署落到实处。

    资阳召开市委常委会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奋力夺取脱贫奔康的全面胜利。一要因地制宜推进新村规划建设,抓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二要突出修路治水两大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抓好富民产业培育,着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四要抓好公共服务事业,统筹城乡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