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2000多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实现“住读”

04.05.2014  13:57

  日前,成都市纪委常委、市预防腐败局副局长李彬做客“廉洁成都”在线访谈,就“深化作风建设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治理”这一话题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李彬介绍,专项治理开展以来成效明显,全市有12000多名县处级以上的干部,包括县乡领导干部住了下来。纪委和组织部门将适时开展监督检查,对规定执行不好的将进行批评和点名通报。

   不出半年

   两次出台文件治理“走读

  继去年12月下发《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后,今年3月,我市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深化领导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不到半年的时间先后两次出台相关的文件,专项治理干部“走读”的问题,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李彬透露说,第一次文件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部门和区(市)县在执行中出现一些困难,比如针对“空间距离多远才算距离”这个问题,有的干部住在双流,但在天府新区工作,从单位回家可能就是几百米,这种算不算“走读”?因此在第二次出台文件的时候,广泛征求了很多区(市)县的意见,收到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专项治理工作的制度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住不住下来

   关键看心是否留下来

  在访谈中,针对有网友提问,成都市为什么不明确干部“住读”的时间?李彬表示,应不应当住下来,你住下来做什么,这是党员干部思想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住下来,什么事都不做,在寝室里面看电视,睡大觉,这样住下来是没有作用的。我们要解决的党员干部“走读”问题,是让我们党员干部,把心留下来、把心沉下来,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工作,多看书,多学习。“如果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问题比较突出,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很多,信访件很多,党风廉政建设的测评数排名也不高,这样的话干部就必须住下来。

  李彬介绍说,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具体完善了五个方面的制度,第一是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和请销假制度,同时也要求,在一个地区的话,党政两个主要领导不能同时离开行政区。第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值班领导不得擅自离开值班岗位,带班领导不得擅自离开成都市。第三是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有助于遏制“车轮上的腐败”。第四是建立领导干部工作日志制度,干部住下来以后,你做了什么工作,解决了老百姓什么问题,要把它记下来。第五是干部关怀制度。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