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好 更要生活得好
1-7月,广元5000多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新家
7月28日,在广元市朝天区锦绣家园小区内,看着一排排整齐的健身设施、美丽的小区绿化,易地扶贫搬迁户黄万兴觉得这个家是搬对了。
去年7月,他还是宣河乡红渠村6组的村民,过着山里人的生活。每次进城看病,黄万兴就得赶山路:乘摩的再转乘大巴,仅路上的时间就要六七个小时。
一年后的今天,老黄不再为赶路而发愁:搬进了位于朝天区锦绣家园小区内,出门走5分钟就是医院。小区里健身设施、植被绿化样样有,过得还挺舒心。
“真要感谢这个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我们这些大山里的人也能像城镇居民一样生活。”黄万兴感叹。
据广元市以工代赈办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广元将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1930户39141人,截至7月,已有5000多户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让搬迁的群众住得好,更要生活得好,成为广元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大亮点。
□记者张庭铭
有得选菜单式选房凭意愿
“我老公一直患有类风湿病和支气管炎,但因为我们家在山上,交通不便,只能半年进城复查一次。”回忆起一年前的情景,如今将新家安置在朝天区鑫地源小区内的贫困户常桂珍仍印象深刻。
对她来说,过去为了照顾生病的丈夫和正在读小学的孙子,她每天早上5点就得起床,先走10多公里的山路送孙子去上学,然后再回家给丈夫做饭,“夏天还好,冬天早上冷得简直让人受不了。”
广元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地区,山高谷深,特别是北部山区,地势相对高差在几百米至2000米之间。山区群众出门赶场、就医看病、小孩上学,走上一二十公里是常事。除了山高路远,由于山区不少地方是喀斯特地形和砂石质地,行路难、吃水难、收入低,更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常态。
不方便,就要搬出来。但是,怎样才能让群众愿意搬?
对此,广元市实现差异化选择,让群众的利益能够最大化得到满足。该市朝天区通过实施菜单式搬迁政策,为贫困户提供了进城购买商品房、集中安置和村民自建三种方式,搬迁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进行搬迁。而在剑阁县、旺苍县,当地政府还提供了新房的安置点位、面积大小等菜单供建卡贫困户选择。
在常桂珍看来,她家共有5口人,如果进城购买商品房就可以获得25万元补助。“这笔钱不仅让我们买下了县城里的新房子,而且还略有节约。”如今搬到了城里住,常桂珍再也不用为丈夫看病的事情发愁了。住得好水电气网络设施配套
在旺苍县高阳镇双午村池塘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5排崭新的楼房建在半山坪上,房顶上的太阳光伏发电装置在阳光下有些亮眼。正是因为这些设备,如今村民们不愁没电用。
但在过去,大家一谈到电却总是摇头:小问题断电几天、大问题停电几月,电不足,有些家庭买的洗衣机、冰箱成了摆设。“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村支书赵永朗指着房顶说,现在依靠太阳能发的电,不仅各家各户用不完,还能将多余的电上网卖给电网公司,每家每年还能卖电收入一二千元。
太阳光伏发电装置,是在扶贫对口帮扶部门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支持下建起来的。所花的钱,大头由帮扶部门出,每个贫困户自己出5000元,一用就是25年。
除了电,村民赵永开还对自来水管入户很满意。他说,过去在山上住,用水难,基本上是“下雨用盆接、干旱用桶背”,现在只要打开水龙头,干净安全的水就来了。
据了解,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广元市十分注重集中安置点内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步规划和建设,水、电、气、4G通讯、垃圾集中收集站等一应俱全。而在旺苍、苍溪等日照充足的地方,建设部门还主动联系电力部门,已在多个村安装了光伏发电装置,实现节能环保。留得下搬出来有事干有钱赚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还要能致富。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能够过上好日子,在搬迁之初,广元市政府就决定在集中安置点规划发展特色产业,让搬迁户搬出来就能有钱赚。
“现在我的羊还存栏200头,如果下半年全部卖完,就可以获得13万元的纯利润。”7月28日,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三组的村民严正山,站在自家2000多平方米的羊圈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要比他以前在服装设计厂每年只挣四五万元的收入强多了。
今年以来,为了让严正山这样的搬迁户能够真正富起来,朝天区专门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帮扶合同,帮助种养户实现一条龙的包产包销。
除了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引导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也成为广元市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致富的法宝之一。
听说罗圈岩村实施易地扶贫安置以后,在河北做餐饮的田均友专门返乡,在村里投资了1000万元打造生态康养避暑胜地,以期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建成以后,估计可以带动100多人就业,安置点的居民就再也不用担心没有钱赚了。”蒲家乡党政办主任严金华说。
据统计,今年广元市将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23.4亿元,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1930户39141人。目前,已累计完成总投资16.4亿元,建成住房9884套;搬迁入住5335户17805人。同时,该市全年还将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专场210期、培训27580人,帮助18200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