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低钠盐会送命?碘盐含剧毒?每天摄入6克以内都没问题!

12.04.2016  11:39

   吃低钠盐会送命? 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6克以内吃什么盐都没问题

  最近这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来自“肾内科 医师”的提醒:“买错盐巴会送命。”这条微信说:医院里的高钾血症患者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的低钠盐。这条微信还说:因为低钠盐比普通盐贵,公众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我们肾脏科医生,天天讲,就买最便宜的雪花盐,不能买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恐怕一般的医生也不知道,或者也没有注意,只有肾脏科医生 特 别 重视。”

   对于健康者

  食低钠盐能减少患高血压的风险

  低钠盐是送命盐!这条微信吓坏了不少人。为此,记者采访了空军总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胡瑞海。

  他说,低钠盐其实是用氯化钾来替代食盐中的氯化钠,达到既不影响食物的口感,同时还能减少钠离子摄入的目的。一般来说,低钠盐中,氯化钾的比例会达到25%至30%,有些低钠盐中氯化钾的比例还有可能达到40%。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成年人每天摄入盐不宜超过6克,但中国人尤其是北方居民很少能达到这个标准。实际上,多数人每天摄入的盐量都超过这个标准,甚至翻番。目前,北京居民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仍超过10克。对于健康人来说,食用低钠盐能够减少钠离子的摄入,从而减少罹患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对于患病者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适合吃

  但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比如尿毒症患者,或者服用某些影响钾离子代谢的药物的人来说,确实不适合食用低钠盐。“体内钾主要由肾脏排泄,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钾离子滞留在体内,会引起血钾浓度升高。”胡瑞海说,血钾浓度达到一定标准就是高钾血症。“高钾血症会影响患者心脏跳动的节律,导致心脏跳动减缓,最严重的会出现心脏骤停,导致猝死,这也是微信中说低钠盐有可能送命的原因。”此外,对于服用具有“排钠保钾”作用的利尿剂或者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的患者,由于食用低钠盐会导致钾的摄入增多,与这些药物的作用叠加,也有可能出现由于血钾浓度升高导致心率减慢甚至骤停。因此,服用这些药物者也不适合食用低钠盐。

   碘盐含剧毒?

  只是为了避免盐粒结块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碘盐里面含有剧毒物,常吃碘盐将会慢性中毒!”近日,有消息称,碘盐当中含有亚铁氰化钾,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出剧毒物质,将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发文者称:不知道大家每次去超市买盐时有没有注意看包装袋,配料表中有一项赫然写着“亚铁氰化钾”。如果去掉“亚铁”二字,我会立即被吓死。氰化钾极其危险,致死量一般为50毫克到250毫克,氰化钾在10秒内能使人丧失意志,几分钟内可以毒死人,所以又称“闪电杀手”。一旦服入胃中,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网帖中的言论没根据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曹雁平告诉记者,网帖中的言论是没有根据的。

  碘盐当中之所以加入亚铁氰化钾,是因为亚铁氰化钾具有抗结性能,能够防止细粉、结晶性食品板结。食盐长久堆放易发生板结,加入亚铁氰化钾后,食盐就不那么容易结块了,这也是为了方便大家使用。至于说亚铁氰化钾在高温下会分解出剧毒物的说法,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只有在高温条件下,亚铁氰化钾才会发生分解。但类似的化学反应并不是短时间内就会发生的,常常是要在非常高的温度下,并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才能实现。而我们家庭的烹饪温度一般不会太高,而且烹饪的时间也很短,还达不到发生这个化学反应的条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是非常谨慎的,在研究制定标准时,会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比如说亚铁氰化钾的分解、变化等,都会考虑进去,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允许使用,并设定严格的剂量标准。”曹雁平说。

   400℃下才可能分解产生氰化钾

  记者查询到,近日流行的这个网帖其实并不是网友刚刚发现的新鲜事,早在2009年,就曾有人在网络论坛上发帖质疑此事。

  当时,原卫生部新闻办已经做出回应:食品安全方面专家认为,规范使用食盐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亚铁氰化钾中的铁和氰化物之间结构稳定,只有在高于400℃的条件下才可能分解产生氰化钾,但日常烹调温度通常低于340℃,因此在烹调温度下亚铁氰化钾分解的可能性极小。 (北京晚报)

  ■ 特别提醒

  到底吃什么盐最好?

  健康成年人只要能将每天食用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吃什么盐都没问题。

  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则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食盐,比如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食用无碘盐;尿毒症患者不能食用低钠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