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评选10位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22.04.2015  09:09
4月20日,从省教育厅获悉,西南民大王高凤获得“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而在此之前,4月10日,在全省高校网络思政创新工作会上,王高凤等10位老师获得首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表彰。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推动我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激励广大高校辅导员认真履行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省教育厅决定开展“第一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首先由各高校推荐候选人,省教育厅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以及坚持标准、宁缺毋滥的原则开展评审工作,择优推荐优秀辅导员参评“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最后,四川大学胡志坚老师等10位高校辅导员获得“第一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 从吃喝拉撒的基本生活,到理想信念的思想教育;从校园课堂的学习一线,到社会实践的广袤大地……10位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在这项事无巨细、千头万绪的平凡工作中,温暖学生心灵,护航学生成长。 他们的心中 把学生当成自家孩子 本学年,四川大学胡志坚老师所管年级有400多名学生,这意味着每学期的谈话和走访工作量就会达到上千次,他每天必须完成至少6次以上的谈话和走访,因为近40间寝室分布的楼层和单元不同,走完一遍学生寝室,相当于一次爬上40层高的楼房,经常查完学生寝室下来,他已是浑身汗湿,腿脚疲惫。 在工作如此繁杂的辅导员岗位上,胡志坚一干就是25年。特别是担任新校区年级的辅导员后,他经常晚上10点乘坐最后一班校车返回家里,第二天早上又赶7点的校车上班,妻子埋怨他把学校当成了家,家成了旅馆。但正是如此扎实的基础工作,确保了胡老师25年来工作上没有责任事件。 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家孩子,是这10位高校辅导员共同的理念。西南民族大学王高凤老师的学生们有这样一句话:“家里有个妈妈,学校也有个妈妈。”她所带班级多为两年制民考民新疆班,为了打破语言沟通的障碍,王老师虚心向新疆籍的老师、同学们学习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反复练习,只为能在节日那天用同学们本民族的语言向他们诚挚地道一声节日祝福。 班上的2007级维吾尔族学生阿尔祖古丽不慎摔倒,腕骨骨折,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王高凤各方奔走,组织爱心捐款,在最短的时间内筹措到手术费用,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阿尔祖古丽最终康复出院,第一个拥抱的就是她的“王妈妈”。“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身处重灾区的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牟将军老师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冲进学生寝室,组织学生安全有序撤离。在妥善安置学生之后,他于当天带领学生进入重灾区绵竹汉旺抗震救灾,在抗震救灾一线上奋战的22个日夜,有危险的地方,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当任务完成时,他所带的学生无一人受伤,而牟将军自己的嗓子沙哑,两眼布满血丝,体重直减20斤。 他们的探索 让大学时光更健康充实 如何让学生们的大学时光充实地度过?如何让学生们毕业时能坦然地走出校园积极面对现实的风雨?如何让学生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求真向善爱美的人?面对这一系列摆在大学教育中的课题,首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们纷纷用创新的思维、务实的探索求解。 西华大学徐攀老师所带的班级中,有近一半的同学都是班干部。这样的安排源于徐攀的“大班委”理念。“给予学生平台,充分锻炼每位同学的工作能力,培养同学的主人翁意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来,利大弊少,何乐而不为呢!”徐攀说,在徐老师的班级中,班干部的职位也并非固定的,每期期终对干部实行全班考评,不合格者离职且不能享受奖学金评定的干部加分,并积极鼓励每位同学通过竞选加入到班干部队伍中来。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罗孝全老师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重视群体工作,又提倡不将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努力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亦师亦友,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针对学生成长阶段不同的特点,西南交通大学郭立昌老师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大一时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大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大三时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大四时鼓励学生积极勇敢面对考研、就业。 四川师范大学陆媛老师在工作中擅于运用新媒体作为工作平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辅导员博客、邮箱、qq、微博、微信,都是她交流的平台。她还指导学生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交流平台,2011级,9个班,9个微博平台,“温馨小窝”、“X战队”、“陶行知之家”……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成为宣传的窗口、沟通的桥梁。 他们的创新 让学生们创业就业有底气 伴随90后迈入高校大门,西南石油大学老师张磊发现,他们性格特征鲜明、个性化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整齐划一的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开展,而创新创业教育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分割。 对此,2013年3月,张磊提出了“大学生工作室”理念,即将志趣相同的学生聚在一起,成立虚拟工作室,并采用企业经营的模式由学生自主运营,谋取发展。“起航创业工作室”是张磊指导的第一个工作室,已帮助3个学生团队注册公司,指导22个团队参加创业大赛,帮扶6家学生企业渡过难关。 近年来,工程造价等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如以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马丁未雨绸缪,引导教育学生认清形势,早做准备,不要过多计较用人单位的工作地点、福利待遇等因素,本着“先就业再择业”观点找工作。 针对学生缺乏社会实务的职业指导,西南财经大学吴颖洁老师创建了“联系学长制”,让在职的、有工作经验的学员和校友“一对多”地帮助和辅导全日制的、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一方面利用本专业职业人士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实习机会,指导学生开展实务工作,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机会等。 老师们的办法不同,但是他们的行动效果一致——让学生们创新更有激情,创业更有办法,就业更有底气!   (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