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至少50位外国首脑访华 访问密度达一周一位

16.12.2013  21:10

  原标题:今年外国领导人访华多且集中

  国际在线报道:2013年外国领导人访华不仅多而且集中。据统计,今年至少50位外国领导人访华。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副总统拜登和法国总理埃罗相继访华。10月份,俄罗斯、蒙古、印度三国总理同一天访华。访问密度平均达到了一周一位的水平。

   选择访问城市各有侧重

  各国政要访华最热门城市非北京莫属,其次是上海。博鳌论坛期间,10位外国首脑参加论坛并访问中国。因此,海南博鳌在今年来访外国领导人到访地中,排在了第三名。此外,西安、广州、成都、天津、合肥、南京等地,都有外国领导人光顾。

  外交人士称,外国领导人去哪儿,是双方商量的结果。对方有时会提出特别想看的地方,互相协调沟通,进行安排。

  一般而言,外国领导人到访城市基本与本国发展相关,比如法国总理埃罗到访武汉,参观中法最大的合资项目神龙汽车公司;乌拉圭总统何塞·穆希卡前往天津,主要是为了借鉴铁路港口建设和发展经验等。

  另外,有些到访地被媒体解读为体现对中国领导人的尊敬。韩国总统朴槿惠到访西安,打破了韩国总统访华多选上海等地的传统。韩国媒体称,习近平曾在陕西工作生活多年,朴槿惠访问西安,也表示了一种尊敬。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则前往了李克强的家乡安徽。俄罗斯媒体表示,这体现了他对与李克强私人友谊的重视。

   访华经济团频现豪华阵容

  除了随行高官,外国领导人访华,一般会跟随由商界领袖组成的经济团队。

  刚刚结束访华的英国首相卡梅伦为自己赢得了“销售员”的称号。卡梅伦率领的代表团近150人,包括多名部长级高官和130多名英国工商界领袖。今夏访华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带领70多人的经济团队,远远超出前任李明博刚就任时首访中国的团队阵容。今年访华的法国总统奥朗德、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希腊总理萨马拉斯都率领了超过50人的大规模的访华经济团。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解释称,外国领导人带着经济团来华,不仅是为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同样看重两国今后的发展,着眼于未来的战略考虑。

  显得有些不同的是12月初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随行人员不多。对此,有分析称,拜登承担的更多是“探路”任务。

   经济和战略合作齐头并进

  外国领导人访华的成果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经济“大单”,涉及能源、贸易、环保等多个方面。

  今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在40个小时的访问中,与中方签订一系列合同,其中包括中国订购60架空客飞机和中法核合作。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华时,双方同样签署多份文件,其中包括俄罗斯每年向中国增供1000吨原油。英国首相卡梅伦到访的第一天就见证了两国在投资、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10个合作文件以及多项经贸大单的签署,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英国汽车品牌捷豹路虎签下45亿英镑大单。

  在经济领域之外,今年在战略、安全和政治层面的访华成果,同样引人关注。

  12月初,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访华期间,中国和乌克兰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在这份声明中,有一行字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中方承诺无条件不对作为无核武器国家的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

  今年10月份,印度总理辛格时隔5年再次访华,实现了59年来中印总理首次年内互访。两国共同签署的边境防务合作协议,这被解读为中印两国战略合作的一次重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