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院士作客成大讲坛 讲授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本网消息(文/ 秦志鹏 冉力 图/刘伯君)12月3日上午于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届院士,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秦伯益受邀作客成大讲坛,深度剖析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原创、跟踪和模仿皆属于科技创新,‘原创’是自主研究,指的是前人没有的东西;‘跟踪’是别的国家有而我们却没有;‘模仿’指的是先把技术学过来,再进行使用。”秦伯益提出我国的模仿和跟踪能力都不弱,缺点是创新能力不够强,所以如今大力发展创新创业。
“曾有西方学者提出反对科技的发展,重回田园生活,但是总体来看是不可行的。科技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使人们生活更加便利。科技创新还可以保证产业的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离不开科技创新。”秦伯益还表示,科学不会走回头路;好奇心、责任心和功利心是科学的动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利或弊需要看使用的人;科学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而人文精神的发展是曲折的。
“人文是人的文化,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核心是先进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一个民族形成了一个人文精神就能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秦伯益提出文化是软实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科技,一打就会垮,但是如果没有了软实力,不打就会垮。“世界科技中心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而产生。”他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法国启蒙运动、德国哲学观念改革等运动为例,提出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需要思想解放。中国古代也有例子可证明,“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繁荣昌盛是与思想文化开放是分不开的。到了清代,统治者闭关锁国且大兴文字狱则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大学应重视培养人的智慧和人格。”秦伯益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希望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根据社会需要发展是成功的因素。”尊重个性,回归理性,发展训练,和而不同,只有做到这些,大学生才能不断发展。
新闻链接:
秦伯益,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正军职、少将、研究员、博导。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届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多项。1998年荣获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主编《新药评价概论》,著有《漫说科教》《美兮 九州景》《壮哉 中华魂》《百年纠结》。
(编辑 肖乃田 责编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