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传统 越时尚 非遗走出国门“耍”大牌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马鞍漆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传承人毕六福。
羌族刺绣。
国家级非遗项目蜀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贺斌正在操作蜀锦花楼木质机。
2月28日,羌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应邀前往巴黎,参加当地“中国年”活动。今年1月,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植村秀推出了两款限量版的洁颜油,瓶身上所印羌绣图案正是杨华珍设计。产品上市后,杨华珍的跨国邀请就没断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通过合理利用让它‘动’起来。”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林彤认为,杨华珍的忙碌就是羌绣的“动态”。
锦门小镇即将亮相非遗展示窗口次第打开
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锦门小镇作为南丝绸之路起点在打造,这里的非遗馆正在加紧装修。为了迎接5月1日锦门街区正式开街,入驻非遗馆的蜀绣、竹编、漆器负责人亲自过问着每一个细节。“这里将成为对外展示四川非遗的重要窗口,我们都很重视。”蜀绣省级非遗传承人孟德芝说。
随着连续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四川非遗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全省各地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国际非遗节以及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组织最具亮点和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各类活动。
杨华珍是率先搞起品牌授权、跨界合作的非遗人。今年1月,在香港国际授权展上,有一家国外企业想与她合拍动漫,由她提供藏羌文化中大鹏金翅鸟的故事脚本和图案文样。她认识到,“只要有品牌意识,四川非遗走向世界大有可为。”
从礼品市场向旅游市场转型竹编一年卖了600余万元
刚刚过去的农历春节,位于成都文殊坊和宽窄巷子的“刘氏竹编”每天都要迎来大量游客,没有一天关门。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嘉峰介绍,公司通过从礼品市场向旅游市场转型,2014年取得了60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
刘氏竹编的生产基地位于达州渠县,为了让竹编能够养活手艺人,他们将产品定位为3类:收藏品、工艺奢侈品和生活艺术品。而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最近接了一个订单:一名生活在成都的德国人订了一件直径1.2米的牡丹鲤鱼双面绣,这件作品前前后后要用8个月来完成。“通过生产性保护,非遗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得以提升,使得非遗能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林彤表示,非遗生产性保护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为非遗保护永续传承夯实了基础。
传承传习方式创新拿绣花针的学生也要拿画笔
首批获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打算在3月8日正式将3名弟子纳入门下。绵竹年画博物馆每年至少要办两期免费培训班,已有几百人在这里学习年画,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
孟德芝的学生则分布更广:都江堰、绵竹、成都黄忠社区和文殊坊都有她负责的蜀绣传习基地,现有70多名学员。孟德芝在教学中总结出经验:单是传授刺绣针法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辅以美术知识培训方能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孟德芝会不定期请专业美术老师授课,今年她还要送两名徒弟到高校去进修。
除了带徒授艺,成都的“非遗进校园”已成为“新常态”。去年11月21日,成都市锦官驿小学、郫县安靖学校等10所学校被授予“非遗传承基地学校”称号。成都目前开展非遗教学的学校已有50余所,部分学校还将非遗纳入日常教学体系,编写了教本教材。
数宝贝
500
从2010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非遗项目专项经费
139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
24
全省已建设24个非遗博物馆、展示中心和121个非遗传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