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儒学和传统文化 成都中小学经验全国推广

16.11.2014  11:07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摄影记者 王勤

核心提示

就在前不久,一位成都的妈妈和3年级的女儿聊天,妈妈说看到一位小朋友因为没有穿名牌而被同学笑话的事情,妈妈正要评论,女儿先开了口:“《弟子规》里都说,‘衣贵洁 不贵华’,只要干净就好,何必一定要名牌。”语毕,妈妈开始对女儿刮目相看。

从吟诵传统经典中,成都的孩子获得的不仅仅是阅读面,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

●吟诵取代流行歌

每天放学后的泡桐树小学西区的教室里,常常都会看到有孩子哼着吟诵调做清洁,相比流行歌曲,吟诵更让班里的孩子们喜欢

●吟诵声传遍全国

国学经典诵读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面达到百分之百。成都学生平日里吟诵的篇目,也被中华书局录制成音频,在全国中小学发行推广

在泡桐树小学西区,每天早上8点,孩子们配着古乐,踩着节奏,整齐吟诵《论语》的声音都会准时从窗户里跳出来。“吟诵”读书法,目前正逐渐在成都的中小学“复活”并受到许多成都孩子、家长的喜欢、接受。没有说教,没有中心思想的提炼,在平长仄短的音调变化中,孩子们以字行腔,尽情体会着汉语本身带有的乐感和音律,体会着传统经典背后的画面和情感。

以吟诵读经典

孩子们喜欢吟诗胜过唱流行歌

如何把儒家经典传承并发扬,成都的中小学很早就在思考。早在2006年,草堂小学、红牌楼小学、东升小学、玉林中学附属小学等学校就开始自发探索国学教育,国学课、国学教材等随后在全市中小学内逐步推广起来。如今,国学经典诵读在全市的中小学、幼儿园的覆盖面已经达到了85%,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面达到了百分之百。为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国学的思想、精髓,一批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在成都诞生和发扬。

泡桐树小学西区的吟诵教学,就是这些教学方法中的成功者。如今,每天下午放学,偶尔路过的家长和老师,常常都会看到有孩子哼着吟诵调做清洁,连手上动作的快慢都跟吟诵的节奏一致。学校郊游,班里公交车上的保留节目也一定是一首接一首的诗歌吟诵。相比流行歌曲,如今吟诵更让班里的孩子们喜欢。

围坐一圈,面前摆一小鼓,一边吟诵,一边根据诗文里描绘的场景拍出鼓点和节奏。5年级学生江翰洋非常喜欢这一读经方式。她说,现在随便给她一首诗,她都能立即配上声调,把它吟出来,通过吟诵法,她对古代经典的阅读量大增,现在已读过超百部经典和诗词,最近她在看《三国演义》的原著,“有了国学基础,阅读起来也一点没有障碍”。

传承“中国情怀

3年级女孩评穿名牌:衣贵洁不贵华

泡桐树小学西区校长周英说,通过这些传统经典,仁、义、孝、礼、智、信等观念也逐渐植入了孩子们心里,家长们现在是“吟诵”的坚决支持者。在学校5年的推广中,曾有老师一度想放弃,反而是因为家长坚持和反复要求,最终持续了下来。

3年级家长晗妈记忆里有太多女儿被吟诵改变的故事。就在前不久,她和女儿聊天,说到看到一位小朋友因为没有穿名牌而被同学笑话的事情,还没等她评论,女儿就说,“《弟子规》里都说,‘衣贵洁 不贵华’,只要干净就好,何必一定要名牌”。语毕,这位妈妈立即对女儿刮目相看。以前从不读经典的晗妈如今也常常在女儿的指导下一起吟诵。

在孩子们的作业中,有运用声律特点自创的小诗,也有用现代童谣解读古诗文意境的。而语文老师马凡美最深刻的体会是,古代经典的吟诵作为一种人文修养,能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如今,泡桐树小学西区的经验正逐渐在全市复制。据周英介绍,2011年,该校就获得了“中华吟诵学会实验学校”称号,成为西部唯一一所吟诵教学示范学校。而现在,该校老师也常为市内其他学校的老师做培训,推广吟诵法。学生们平日里吟诵的篇目,也被中华书局录制成音频,在全国中小学发行推广,让成都娃娃们的读经之声传到了全国。

同步播报

首届国学经典诵读赛成都选拔赛昨启幕

成都商报讯(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张涵)昨日下午,由成都、重庆、昆明、贵阳首次携手开启的第一届西南地区四城“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邀请赛成都地区选拔赛,在成都温江区文庙广场举行。来自成都分赛区的24组优秀海选选手悉数登场,用诵读国学经典的方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24组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年长的已过花甲之年。

本次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由成都市文化局发起,并联合重庆、昆明、贵阳三城市共同举办。按照大赛规则,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分别在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四城设立分赛区,并由所在城市市本级图书馆具体负责组织本地区选手进行初赛。11月30日,将在成都举行决赛及颁奖晚会。

原标题:成都孩子的吟诵声 全国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