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协会副会长:大陆有能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

09.03.2016  08:58
全国政协委员、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3月7日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全国政协委员、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3月7日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原标题: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接受南都专访:大陆有能力有条件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国台办原副主任、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在7日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讲话,表明了大陆方面对当前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态度,强调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对于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重要性,对于引领今后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孙亚夫表示,大陆方面“有能力有条件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

   谈总书记讲话

  讲话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

  南都:你怎么理解总书记这次讲话的要点?

  孙亚夫:我也在学习过程中。我个人理解总书记讲话有五个要点:一是表明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不会因为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二是强调在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是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强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四是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五是呼吁两岸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南都:两岸关系怎么能保持和平发展的态势?

  孙亚夫:总书记这次讲话强调了两个关键,一是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总书记特别讲了坚持“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动。

  二是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关于这一点,总书记讲到这是“我们对历史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责任”。我们一直认为,反对“台独”分裂图谋,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

  南都:十八大后,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了“命运共同体”,你怎么理解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应该怎么去推动和构建?

  孙亚夫:这个问题问得好。从历史和现实各方面来说,大陆和台湾都是命运共同体。

  从历史上看,大陆和台湾就是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19世纪末,中国积贫积弱到了生死存亡关头,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后,台湾得以光复,回归祖国。

  现在由于两岸尚未统一,我们应该强调去培育和构建命运共同体。政治上双方都认同一个中国,这是最基本的前提;经济上加强合作,扩大共同的经济利益;文化上深化交流,增强文化纽带;人民往来上扩大直接交往,增进同胞感情。

  更高层面上讲,就是两岸同胞共同促

   谈两岸关系走向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彼此越走越近,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密,把命运共同体构建得越来越牢靠。

  两岸关系处在塑造自身未来的关键时刻

  南都:对5月20日之后的两岸关系,你持什么看法?

  孙亚夫:关于这个问题,我谈两点看法。

  第一,5月20日(台湾地区新任领导人宣誓就职日)以后两岸关系走势,跟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开局很有关系,开局怎么样,会影响未来两岸关系的方向和发展速度。当前的两岸关系处在塑造自身未来前景的关键时刻。

  第二,民进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发展是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但我们有能力有条件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得逞。这样说,是基于几个理由:

  首先,大陆的发展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以往两岸关系发展进程说明了这一点。今后,大陆继续发展进步、力量壮大,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其次,大多数台湾老百姓是有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的,有和大陆开展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的需求,就是有人想拦也是拦不住的。

  第三,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这对塑造两岸关系发展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

   谈青年交往

  鼓励两岸青年长期交流积累共识

  南都:两岸青年应该有什么样的交往,才会有积极效果?

  孙亚夫: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鼓励两岸青年交流。迄今两岸青年交流已有一定规模,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毕竟两岸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很难期待一次交流就能改变彼此对对方的看法,特别是在重大的政治认同问题上。因此,还是要鼓励两岸青年进行长期的交流,相信在长期的交流中,两岸青年会增进相互理解,培养感情,积累共识,共同为两岸关系发展而努力的。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陈磊

  摄影:南都记者  吴斌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天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