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让青春在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中闪光

19.01.2015  10:59

自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校团委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高度重视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工作,精心组织和充分动员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专业特点,主动对接地方需求,以“三下乡”寒暑期社会实践和周末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先后组织大学生参与城市交通规划、旧城拆迁改造、抗震救灾、田园城市示范镇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赢得地方积极评价的同时,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深入社会、认识社会,提高了自身素质,让青春在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中闪光。

7年来,学校不断凝练特色、营造氛围,挖掘大学生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的动力源泉。校团委一直把大学生服务地方、奉献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凝聚青年重要载体,通过几年实践,逐步形成了志愿服务工作“动员广泛化、培训专业化、活动品牌化、服务基地化、参与大众化”的特点。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我奉献、我快乐、我进步”的志愿服务氛围,让志愿者在奉献中体味快乐,在快乐中收获进步,让志愿服务得到交大学子的内心认同,进而成为每一位交大学子的习惯。扎实的工作机制和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内心认同,为大学生投身社会建设提供了动力源泉。

7年来,学校通过校地合作、联手互动,打造大学生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的稳固平台。学校与多家单位特别是学校驻地的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校团委先后与成都市金牛区团委、郫县团委、武侯区团委、彭州市团委,眉山团市委、巴中团市委等共建青年志愿者联盟。先后选派近百名优秀研究生赴金牛区、青羊区、郫县等地方团组织挂职,投身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通过与眉山团市委对接,组织了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赴眉山开展“快乐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通过项目对接,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组织了近1300名志愿者赴眉山市、巴中市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为当地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截至2013年,学校团委在校外共建立109个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与地方单位友好合作,为大学生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提供了坚实稳固的平台。

7年来,学校不断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为大学生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提供保障支持。校团委积极与地方单位、校内部门协商沟通,为志愿者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和相关支持。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志愿者购买保险;以协议等方式明确职责,采取项目化考核方式,并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全程关注志愿者的工作动态,定期召集志愿者和相关项目负责人组织座谈会、总结会,了解志愿者们工作中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为志愿者工作提供帮助和服务。

7年来,学校积极把握契机、发挥优势,催生大学生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硕果累累。学校密切关注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在地方重点项目建设中找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切入点,积极把握契机,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催生了一大批交大学子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的优秀成果。

在成都市启动的缓堵保畅二环路高架桥快速通道建设工程中,学校借助专业优势,搭建平台,组织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硕博服务团参与成都市“交通先行”战略实施,开展相关调研,和成都市交管局一起参与全市交通规划制定等,这支硕博服务团也因此荣获“四川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称号。

在成都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北改”工程项目推进和实施中,学校选派的12名优秀研究生赴“北改”重点项目曹家巷社区开展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协助拆迁动员、整理文件资料、实时宣传工作动态等,他们通过拍摄微电影、专题调研、微博互动等方式,集聚青年的力量,借助新媒体方式有力推进曹家巷拆迁及北改工作。

在郫县安德镇、花园镇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示范镇工作中,学校选派土木、建筑相关专业研究生12人组建硕士服务团,参与郫县安德镇、花园镇的全国小城镇示范镇建设工作,发挥专业特长,用专业技术协助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

在成都地铁2号线西延线开通运营初期管理中,学校组织150名志愿者,在2号线主要站点设立志愿服务点,协助地铁运营公司参与秩序维护、人员疏导、地铁宣传等工作,得到了市民乘客和地铁运营单位的充分肯定。

在庐山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学校组建的能够从事消防救援、医疗卫生、交通安全、物流运输、心理援助、赛会服务等专业化服务的全国首支大学生综合应急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协助当地专家开展房屋震后应急评估工作,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世界高铁大会、亚欧交通部长会、全球财富论坛等重大国际会议中,学校也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工作,有力助推了会议的成功举行,交大学子也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良好风貌。

通过几年实践,学校已形成“以志愿者内心认同为源动力,以校地合作为基础平台,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以联合服务为保障”的大学生参与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的有效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未来,校团委将在既有的成功模式下,结合新形势下地方对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需求的新特点,完善“交通•公益”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育人长效机制,在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指引下,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揣报国之志,运用专业知识,进一步投身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让青春在服务地方和奉献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