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会客厅】刘永好:聚光成彩 民企扶贫路上继续前行

07.08.2017  18:36

 

 

刘永好接受媒体采访(图片由新希望集团提供)

   (记者胡旭阳) 8月4日下午,“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大会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大会签约仪式现场,32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签订正式合同30个项目,意向性合同2个项目,总投资金额392.93亿元。新希望集团将110万元现金捐赠给本次“光彩行”公益项目,并与凉山州政府签订《凉山州产业精准扶贫60万头高效生猪养殖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分批投资20亿元,在凉山州继续推广以生猪养殖为抓手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1994年7月,“光彩事业”的第一次“光彩行”就来到了凉山考察,新希望集团的前身希望集团投资1500万,西昌希望饲料公司破土动工,这也是“光彩事业”的第一个落地工程。23年后,当“光彩行”再次来到凉山时,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川商总会会长,“光彩事业发起人”刘永好深信,这次“光彩行”所带来的千亿项目和千万捐资,一定可以聚光成彩,带着民营企业家产业扶贫的报国之心,照亮大凉山。

  产业扶贫,不仅要模式创新,更要因地制宜。据新希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3月,新希望集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在凉山州喜德县贺波洛乡跃进村成功试点首个集约化生猪养殖项目,项目采用了“1+1+1+N”(政府+龙头企业+家庭农场+N个贫困户)模式。目前已建成2个年出栏1000头的猪场,2017年3月15日,首批500头育肥猪出栏,一举带动该村1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在“喜德县跃进村模式”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新希望携手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昭觉县特口甲谷村建设新的试点,优化出“昭觉县特口甲谷村模式”,即:“昭觉县政府+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新希望六和+村集体+特口甲骨村60余户贫困农户”,以期实现精准扶贫与村集体增收的双赢局面。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新希望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在凉山产业扶贫投入,计划投资20亿元,有望带动超50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并持续脱贫。未来3年内,新希望还将持续投资超过100亿元,利用3到5年时间,帮助全省1万建档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刘永好:将一如既往倡导川商参与扶贫事业

  8月4日,“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大会在凉山州西昌市隆重举行。在本次活动中,凉山正式签约合同149个,涉及金额2037.77亿元;签约意向框架协议105个,涉及金额3115.41亿元。

  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表示:“这次‘光彩事业凉山行’活动,是全国工商联、中国光促会、省光促会和各位企业家给彝区人民带来的沉甸甸的厚礼。

  会后,四川新闻网专访到了“光彩事业”的发起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聆听了他守望扶贫路23年的回忆与期许。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刘永好数次提到了“造血”这个词汇,面对精准脱贫,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与规划。

  四川新闻网:国家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脱贫、贫困县全摘帽。进入精准扶贫攻坚时期,企业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要发挥好推动作用,是否也对未来做了一些规划呢?

  刘永好:23年后,“光彩”再回凉山。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会的带领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凉山州的精心组织下,“光彩行”是带着上千亿的项目、带着“凝聚民企力量,建设美好凉山”的使命来的。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这也是为什么新希望在凉山,已从简单的投资、助学扶贫,向产业扶贫的方向深入。

  新希望过去近一年时间,一直在凉山州做考察、做投资。在喜德县的试点村,已经建成了现代化的养猪场,我们企业作为一方,政府作为一方,村党支部作为一方,还有其他的养殖大户作为一方,再加上N个贫困地区的农民朋友,建立一个养猪精准扶贫合作社,资金就来源于刚才说的“四方”。

  新希望集团对昭觉县试点项目,以及接下来的产业扶贫项目,仍然要从高标准的角度切入,将规模化、现代化的养猪技术,融入到精准扶贫项目里面,而且立足长远规划,不做短期工程,要建就一定建成的是相对高标准、规模化的集中养殖基地,每个都是一年出栏5000-6000头生猪这样的规模。同时,我们还要做到环境保护和食品健康同步。

  另外,扶贫项目要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可持续的收益,我们采用的是“企业兜底”的形式,保证每头猪至少有150块钱的代养费,由我们企业来兜底包销,6000头猪的话乘以150块,农民就有一个基本的保底收益。

  四川新闻网:作为发起人之一,您已经参与“光彩事业”扶贫项目20多个年头了,帮助了很多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在您看来,“光彩事业”目前进行得怎么样了呢?

  刘永好:23年过去了,“光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投了多少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带动了、引导了我们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家们,把自己的资金、技术、产业优势带到了贫困地区,为扶贫做出了贡献,让企业家感觉到做扶贫事业是光荣的。

  “光彩事业”秉承着“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原则,主体不是捐款“输血”,而是造血扶贫。当然,“输血”也很重要,但是“造血”更有长效。

  四川新闻网:23年前,你在凉山建第一个“光彩工厂”,23年后,你又参加了这次“光彩事业凉山行”,这次你有什么感受呢?

  刘永好:比起23年前,今天的凉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93年我第一次来西昌,小楼几乎没有,到处都是土公路。但是今天的西昌,已经很现代化了,很多农民朋友已经富裕起来了。

  1994年来的时候,同样的是几百个企业家,但1500万就是大项目了。因为那个时候民营企业规模也不大,能够有一个几十万、上百万投资算大的了。但今天呢,这次“凉山行”带来的是数千亿的项目,企业家们带来的都是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亿的投资项目,给凉山带来了精准脱贫的新希望。

  23年守望 “光彩行”照亮扶贫路

  1994年4月23日,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上,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组织推动下,刘永好等10位民营企业家发出了《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号召全国民营企业家到老、少、边、穷地区兴办项目、开发资源,为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共同富裕做贡献。“光彩事业”由此发端。

  “1993年,我第一次坐火车经过西昌去昆明,短暂的停留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天小猪满山跑、晚上人畜共一室'。”短暂的经历让刘永好感慨万分,同时也激起他一定要为贫困地区的群众做点什么的想法。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刘永好在1994年4月22日的深夜12点,把参加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的多人召集在一起,彻夜讨论。刘永好说:“当时我就想,我们有资金、技术和观念,有解决就业的渠道。那么我们能否用这些优势,做一些有利于贫困地区老百姓的事呢?

  第二天,《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倡议出炉了。就此,刘永好开启了自己23年对贫困地区的守望。回忆起倡议发出时的情景,刘永好还历历在目:“我们发起人在此郑重宣誓:我们将竭尽全力,投身到这一光彩事业中来!切切实实,认认真真地为老少边穷地区做成几件实事。

  1995年10月25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成立。

  2005年12月28日,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正式成立。

  23年来,中国光彩事业先后参与了老少边穷和中西部贫困地区投资开发、国企改革改组改造和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行动,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扶贫、生态建设扶贫、资源开发扶贫、医药卫生扶贫、智力开发扶贫、移民安居扶贫、招工就业扶贫、建设市场扶贫、公益捐助扶贫和国际援助扶贫等扶贫工程。

  而“光彩事业”的第一个工程,是落户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1994年,希望集团投资1500万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兴建全国第一家“光彩事业”工厂——西昌希望饲料公司。在“光彩事业永放光彩”的横幅下工厂奠基,这是发起光彩事业倡议后的第一颗“种子”。1994年7月,仅在签约63天后,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就拔地而起。

  西昌希望饲料公司投产后,连续数年蝉联“西昌工业企业第一强”,二十多年来一直是“消费者信得过企业”、质量管理先进企业。1998年,西昌希望饲料公司先后在当地投资修建两所“光彩希望”小学,使近千名失学儿童重返学堂。目前,公司现年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85%的员工来自本地,每年带动2.6万余户农户增收超过2亿元,是凉山州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和就业的重要力量之一。

  不仅关注凉山的扶贫,23年来,新希望还在全国的“老少边穷”地区投资超过50亿元,结合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14个省份的贫困地区建设了超过150家“光彩事业”扶贫工厂,带动当地6万多人就业,帮助数十万农民脱贫,让数以万计的农民成为农业大户,让众多农家子弟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刘永好透露,新希望还计划在三年内,在四川投资超过100亿元,并利用三至五年,帮助四川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23年的守望,刘永好对“光彩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份由我们10个民营企业家发起的事业,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光彩事业为扶贫而生,它是没有终点的‘长征',光彩人一定要将接力棒不断地传承下去,我将一直沿着这条光彩道路走下去,让它更加灿烂辉煌……

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大会在西昌举行
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大会在西昌举行 王东明会见食品药品监管局
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大会在西昌举行
    王东明会见徐乐江一行 徐乐江尹力出席扶贫与移民
“光”照凉山③丨“不等不靠”的自我修养
  新华网成都8月4日电(唐倩)8月2日至4日,新华网四川频道
“光”照凉山②丨责任中蕴含机遇的民企扶贫
  图为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新华网四川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