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提升脱贫奔康的智慧力量
2015年,会东借全国扶贫攻坚战略部署结合2018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更坚定的决心、更精准的措施实施攻坚,力争今年基本脱贫,明年消除绝对贫困,确保“小康梦”如期实现。
会东县委把教育与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同列为“四大基础扶贫工程”,保证小康路上后续有力。
——建平台,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2015年,会东除了“两免一补”、营养计划等普惠政策外,还补助高中困难学生3411人、中职学生996人,高海拔民族地区学生取暖184人,实现了寄宿制补助全覆盖。
“教育扶贫,扶的是智,扶的是发展的能力。”会东充分发挥教育在全面小康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决性和关键性作用,将教育作为14个扶贫专项行动之一,以全县各贫困地区为重点,以63所薄弱学校、7万多名学龄人群为主要对象,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有效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该县明确,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改革办学模式提高高中入学率,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年、新增劳动力增到13.5年。
为了充分保障适龄孩子受教育权利,该县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规划,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最能立竿见影体现教育功效的无非是职业教育版块了。该县除了继续落实有关职教政策加大会东电子科技学校能力建设,支持提高学校职业教育水平外;还将规划建设县级农民工培训中心、再就业培训中心和移民培训中心。同时深入实施省属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增加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乡村教师是推进教育扶贫的中坚力量。该县着力加大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制度,给予乡村老师更多获得感;推进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交流,扶强乡村教育能力,让农村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新街镇海光村2组李开方因为家庭经济不“给力”,女儿冯国美年仅15岁就离开了学校。今年3月,经过第一书记赵宇努力,“赋闲”半年的女儿又读书了,这次在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李开方很开心,“读职校也很好,免费、还拿补助,就业比很多大学生都简单。”
——享教育,促进致富智慧晋阶
“我们乡有几家村民挺感人的,为了省钱供女儿读书,牺牲了个人健康,一家放弃了改扩建补贴……他们都说,不希望女儿再走自己这一代艰辛的生存之路。只要女儿想读书、能读书,再苦也值,”在江西街乡政府工作的朋友钱霞说。
她说的其中一户叫周兴学,是该乡碗厂村一社村民,几年前,家境殷实,但现在因学因病返贫。2014年,正是两个女儿读书需要用钱的时候,他却患上肠胃炎,为省女儿的生活费而硬扛着没有好好医治最终演变“胃穿孔”,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去年6月,大女儿大专毕业,开始创业,能帮衬父母供妹妹上学了。
重视教育的人不仅江西街乡有,在会东彝乡的腹心拉马乡挡风岩村也不少。该村三组村民海开发2个大人供着4个子女上学,其中1人上大学、3人上中专,尽管家里有地20亩,但仍挡不住“花钱如流水”。“挣到的钱都花在娃娃读书上了,富不起来哦。”男主人说,“高山产出少,难挣钱。还是要把娃娃培养好,以后他们在外面工作,我们也会更好。”
据人力资源部门反馈,去年该县高校毕业生1368人,但正规教育培养周期太长,这明显不能解决脱贫攻坚只争朝夕的需求,这便赋予短线培训更大舞台。
“我们早就想学点技术了,这个月收获很多啊……”去年12月,县就业局在满银沟镇主办的农民技能培训班让200余名农民接受了电焊、中式烹饪两种技能的洗礼。林业局3月在新街镇举办的第一期核桃嫁接培训会吸引了500余户种植户,硬是让技术人员演示了10余遍,不少人还用手机全程录像方便以后观摩。而县农牧局等单位送进村的果蔬栽培技术更是受到追捧,技术人员到哪里,就被村民“围观”到哪里,讨教到哪里……
记者 毛永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