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幸福生活 正从“脱贫”后再起航

02.03.2017  03:45

 

(记者 徐箭明 张鹏)2016年,对于会东县来说是喜庆的一年,脱贫攻坚的全面推进,让这座凉山南部的大县,逐步破除了几十年来的贫困问题。一年来,按照脱贫攻坚“村七有”“户三有”“两不愁”“三保障”“四好”等各项标准,全县量身定制14个专项方案,筹集整合项目资金8.95亿元,圆满完成37个贫困村退出、4156户14580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任务……

  脱贫是全县的大事,更是会东数万贫困户的梦想,新的幸福生活带来了新气象,它正从脱贫之后再度起航。

  张正发:翻天覆地新生活

  会东县松坪镇老旺山村,距离县城105公里,近三个小时的车程一路穿过了高山和密林,再一个转角后,建筑整齐洁白的老旺山村豁然间呈现在眼前。

  老旺山村不大,全村仅有134户人家,就在两年前,它是会东县曾经脱贫攻坚的重点村之一:由于山高路远,地势复杂,以及滞后的基础建设,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全村收入普遍偏低,生活条件艰巨。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推进,两年的时光里,贫穷的老旺山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全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巨变……

  64岁的张正发家就住老旺山村二组,远远地望去,新装修的房子高高耸立,背后有青山环绕,门前的土地栽种了一排排正茁壮成长的芒果树。

  正午时分,张正发结束放羊的活回到家中,打开新买的电视美美的抽了一支烟。“人都老了还能住这么漂亮的房子,看这么大的电视,以前想都不敢想嘞……”老人的话真真切切。

  张正发的女儿早已出嫁到外地,三十多年来和老伴儿相依为命,就在精准扶贫开始之前,一家人仅靠着两亩田地种植玉米和红薯维持生计,饲养了两三张蚕桑换钱,一年忙活下来,收入仅有4000元不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住了几十年的土墙老房已经布满了裂痕,在风吹日晒下摇摇欲坠,屋内简陋又潮湿。

  2015年,在政策的支持下,张正发家中建了新房,修了沼气厕所,种了几十年的土地、红薯被换种了84株象牙芒果树。被扩充的牲口圈里,饲养了两头牛及二十六只羊,扶贫发放的一头种猪已经生育,30只鸡规模逐步扩大。

  “现在生活可忙嘞,早上放羊放牛,中午给地里果树修枝施肥,下午还要帮老伴儿喂蚕桑……”他说,尽管忙碌但却快乐着。2016年底,张正发养殖初见规模,卖羊收入便达到了8000元,加上蚕桑饲养,全年收入已经突破一万,于是他买了新彩电,换了新冰箱,生活质量步步提高。“等芒果树长成以后,收入还能再增加三四千元,那时才是真的吃喝不愁呢……

  李加国:唱着歌儿把未来展望

  “唱起来啊,唱的鲜花满山岗,幸福的生活唱不完……”在傈僳族聚集村三村,还未走进村民李加国家门,便听到放家里传来了他欢快的歌声。

  见到记者的到来,李加国热情的招呼。只见屋内整洁明亮,刷得雪白的墙上,一排奖状证书和西南民族大学毕业照片被挂到了最醒目的位置。

  这是属于李加国女儿的成就,也是全家人的骄傲。作为三村村的建卡贫困户,要将女儿培养成才,李加国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

  “由于家里的贫穷,在她考入西南民族大学那一年,甚至凑不齐她的学费和生活费……”说起过去的事,他不断感慨,数十年来,妻子由于身体原因丧失了劳动力,一家人生活的重担沉甸甸的落在他肩上。

  过去,由于技术和思想的落后,李加国家中土地种植了玉米、蚕桑等作物,尽管辛勤劳作,但收成并不好。精准扶贫以来,会东县各级党委政府对火石乡三村村进行了倾力帮扶,乡镇不仅每年给予了3000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并且多次派出农业技术专业人员指导发展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新思维打开了李加国脱贫道路的门槛儿,他陆续栽种了400株核桃,4亩石榴。在精心的经营照料下,核桃最先投产,果实不仅质量好且产量高,卖出了好价钱。2016年,仅核桃销售便让一家人均收入从2200元增加到了4000元,几乎翻了一倍,极大程度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压力,也坚定了他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我们三村村地处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气候条件适宜软籽石榴的生长,明年石榴预计比会理县提前10-20天成熟,全家总收入将能突破5万元。再过五年十年,我家也能买车买房了”李加国对于未来的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

  张会军:创业创造大财富

  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一条长9.8公里、宽4米水泥路将这个封闭在深山峡谷里的村庄和乌东德电站左岸专用公路有机连接起来,让闭塞的三村村成为了会东县外向的最前沿村落,封闭落后问题已经解决,通达的交通让越来越多的傈僳族年轻人回到家乡,张会军便是其中一位。

  “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家乡交通的通达,为创业和致富带来的新的途经。”张会军家是三村村的贫困户,过去家中以玉米、烤烟种植为主要收入渠道,但是家里十余亩的土地多为沙石土壤,广种而薄收。4亩玉米年收入3000元,9亩烤烟也仅有5600元的收成,日子过的非常吃紧。

  2016年5月,张会军回到家中,通过借贷和存款凑齐了十万元,将原来的十亩土地圈了起来,着手发展大规模的畜牧业。

  “我从昆明购买了普洱土鸡鸡蛋和孵化器,尝试在家中进行孵化,从2016年8月25日开始,22天时间里陆续孵化出了土鸡1000只。”张会军说,原先干旱贫瘠的烤烟地变成了土鸡饲养园,化身成了致富的摇篮。

  去年年底刚刚起步的养殖场陆续投产,所卖出的鸡蛋及鸡仔收入达到近一万元,已经超过了原先土地的所有产出。

  而随着养殖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成熟,到目前张会军家已经有土鸡两千余只。每当看到自己养殖的鸡成群结队的满山跑,张会军心里便有说不出的喜悦。“现在我家已经脱贫了,而且明年预计所有产出收益能达到三十万,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起航”张会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