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民主生活会上那些似曾相识的批评“高频词”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在各级党组织开花结果,不少“辣得让人出汗红脸”的批评话语成为提高班子凝聚力、解决问题、洗涤领导干部思想灵魂的金言金句。
但也有个别民主生活会沦为多次彩排后的“完美话剧”,本该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参会者遮遮掩掩,生怕“伤人害己”,那些频频出现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用词,反映了一些官员的通病,还是在心照不宣“搞默契”?
高频词一:政绩观偏差
“急于求成追‘显绩’、工作中‘掐着评分表干’,搞形象造‘盆景’。”
“总想发展快一些,总想多上项目、快上项目,对这些项目是否符合实际研究论证不够,归根到底还是科学发展观树立不牢,政绩观出了问题。”
【网友点评】政绩观出问题不可怕,出了问题还不痛不痒、泛泛而谈就是你的不对了。
高频词二:脾气太大
“我觉得你身上不仅有官气,还有匪气,工作中存在耍派的现象,工作方法简单,有些同志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打断,甚至粗暴骂娘。”
“某某同志有时过于霸气,爱发无名火,有的基层同志回去考虑几天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
【网友点评】“当了一把手,脾气也大涨”,这句老话说的只是表象,把权力关进笼子才能不让老话年年讲。
高频词三:特权思想
“我存在‘接待就是生产力’的错误思想,有时喝好酒,吃高档菜肴,这样才觉得有面子。”
“出差基本上是坐飞机,很少坐火车、汽车,在医院看病从不排队,住院也是住有专人看护的VIP病房。家里灯坏了、水管不通,直接给机关事务局打电话派人修。”
“前不久家人来探望,感到打车太麻烦,用公车接送有面子,就动用了一次公车进行接站。根本原因是特权思想和虚荣心在作怪,因为好面子而违规……”
【网友点评】难道仅仅是面子问题吗?
高频词四:为官不为
“你对一些重点工作,对一些难度大的工作,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承担,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担当意识不强。”
“你工作积极性不够,服务不主动,服务质量不高,甚至遇事踢皮球,可以说是慢作为。”
“我对一些难点、棘手问题不敢抓,不敢管,习惯当‘太平官’,有时求稳怕乱,遇到矛盾能捂则捂。”
【网友点评】基层二把手缺乏担当,似乎是“千人一面”的普遍问题。
高频词五:老好人
“顾及人际关系、碍于人情面子,对一些具体项目、具体事项和干部管理,监管不力、放得过宽……”
“自己过去有好人主义思想,习惯于‘多栽花少栽刺’,话到嘴边留半句,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网友点评】闺蜜们见面也这么说,呀,你不仅变瘦了,还变白了!
高频词六:远离基层
“当官时间长了,不自觉地就滋生了一些‘官气’。到基层去,大多是速去速回,真正带着感情到老百姓家里坐在一条板凳上、拉个家常、交个朋友、说上几句掏心话的情况不多。”
“受考核指标驱动,追求短期效应,急于求成;自认出身农家,对基层情况很了解,造成常居机关、远离基层……”
“你下乡进村指导工作不扎实,比如2013年下乡,开了半小时短会你就走了,有的基层干部问,听说领导来了,怎么没见到人?你这是典型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官僚主义。”
【网友点评】远离基层的危害是啥?去基层到底是为了啥?真的明白了?
高频词七:明哲保身
“年龄大了,上进心不是太强了,吃老本的思想比较重,遇事不较真,这是党性修养弱化的表现。”
“你工作不主动,我觉得这是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弱化的表现。”
【网友点评】能不能说点具体实事?这些批评与自我批评,貌似尖锐,其实不过是生产线上下来的套话。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党组织要求自我批评不少于40分钟,批评别人不少于40分钟。按理说,有则提之,有意见和建议就多提,没有就少提,怎么还能规定时间长短呢?记者查阅相关公开报道,发现有多位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提到自己的失职,一度哽咽,甚至痛哭流涕。
【网友点评】这是赤裸裸的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专家点评:要密切联系具体工作 切勿隔靴搔痒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表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过去,党员干部没什么负担,心胸宽广,错了,自己就能说出来,并接受大家批评。时代不同了,现在让党员干部批评与自我批评常常会非常困难,大家都不敢往深里说,说了就等于承认自己或指责他人不行,这与个人的政绩、提拔和发展前途等息息相关。考虑到这些名利因素,只能敷衍了事,不痛不痒地说。
如何让民主生活会开得更好、更实?许耀桐表示,关键是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千万不能千篇一律、泛泛而谈。同时,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倾听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意见,这样他们自己想不说、想不承认都不行。 (“中国网事”记者白林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