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数字教室系统项目建设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27.12.2013  02:30
12月23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在成都主持召开“优课”数字教室系统项目建设座谈会,研究“优课”数字教室系统与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工作,提出要努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平。成都、德阳、绵阳、达州四地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09  年,新华文轩研发出“优课”电子教材,并集成提供“优课”数字教室整体解决方案。2012年5月,新华文轩与省电教馆合作,以“优课”为核心软件,联合开发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四川省师生网络实名制学习空间。据新华文轩教育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李强介绍,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四川省师生网络实名制学习空间已于今年9月份上线试运行,首批已经在成都、德阳、绵阳、达州四个市部署开通工作,将逐步在其他市州开通。 近年来,新华文轩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要求,努力推进“优课”数字教室系统建设,已经在我省各地教学组织、教育管理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由省电教馆与新华文轩共同开发建设的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就是“优课”数字教室系统在我省的成功应用。 “平台的部署和广泛使用,将极大地推动我省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四川省电教馆馆长舒欣举例说,我们曾到雅安的一所偏远村小,由于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不高,学校开不起音乐课。现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村小的留守儿童通过视频与成都孩子一起唱唱跳跳,共同分享高质量的音乐课。” 目前,新华文轩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已获得6项专利技术、纳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个;“优课”数字教室系统的系列产品,已经覆盖全国27个省市区的6000余所学校、10万间教室,惠及500多万师生。文轩教育科技公司培训师张抗表示,在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教师备课将变得十分简单,第一步打开资源列表,第二步拖动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源,第三步对优质资源进行修改和本土化应用。“以前,教师制作一个课件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不仅节约教师时间,课件质量也更高了。”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说,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新华文轩“优课”数字教室系统是我省确定的重大文化项目,它的建设对于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教育现代化和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宣传部门要主动协调本地区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深入分析本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科学的、系统的、前瞻的项目实施方案,并按计划有序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要防止不正当竞争和腐败行为,也要确保文化产业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李益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