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专题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

28.04.2017  21:55

  为了加强高校美育工作,实现在学校美育工作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目标,4月28日上午,四川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专题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杜伟、四川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李孝武、四川省委宣传部艺术处副处长黄俊棚、四川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副处长唐克红出席会议。各市州教育局分管领导、四川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科长、5个国家级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分管领导、26个省级艺术教育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县分管领导以及来自78所高校分管领导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唐克红主持。

  杜伟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专题研讨会由四川省教育厅举办,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有关高校的合作,不断细化方案、优化措施、完善机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提高青少年艺术素养,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可和文化自信。杜伟表示,此次会议的主题与四川师范大学一贯秉承育人理念是完全契合,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内各艺术专业学院与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升学校有关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水平。杜伟还介绍了四川师大在艺术教育方面所获的成果,他表示四川师大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大力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改实践,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化与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与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努力为我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都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吴小刚作题为《非遗传承先行,区域整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发言。吴小刚在发言中提出了成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并简要介绍了成都市教育局针对艺术教育的下一步工作安排。

  甘孜州教育局副局长敖春玲作题为《汲康巴文化养分,引传承创新进校》的发言。敖春玲在发言中就甘孜州关于康巴文化进校园的构想做了简要汇报。她表示,甘孜州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功能区域基地,树立文化品牌,建立和完善校园艺术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美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台县教体局德卫艺股股长杨官国作题为《因地制宜 多措并举 突出特色 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发言。杨官国在发言中就三台县在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四个方面探索作了介绍,一是多措并举、强化保障,打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二是依托课堂、面向全体,构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三是因地制宜、开发活动,凸显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域特色;四是榜样示范、联动协作,提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南部县教育局副局长涂杰作题为《科研引领,典型示范,协力推动优秀民间艺术进校园》的交流发言。涂杰从解决民间艺术进校园的一般问题、推广问题和效益问题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南部县推动民间艺术进校园的相关情况。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亚梅作题为《民族文化进校园 尚美育人共前行》的发言。她从民族文化课题研究、民族文化课程设置、民族文化活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传承和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寻找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相关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何帆代作题为《号子嘹亮绕川江,银杏为盟传四方》的发言,她从建设背景与基地概况、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实地采风与社会实践、排练演出与艺术比赛和来自传承人的声音这五个方面介绍了电子科大川江号子传承和保护研究基地系列传承活动的相关情况。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校长夏加强作题为《亲近非遗文化,传承四川清音》的交流发言,夏加强从四川清音传承的理解以及剖析出发,解读传承四川清音的意义与价值,展示四川清音项目课题研究的成果,他提出,四川清音传承需要强大师资力量,创新传承方式。夏加强表示,四川清音的传承可以带领学生认同人类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真善美,彰显四川清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中心小学校长杜彬作题为《传承百年老校文化,“墨香雅韵”续新篇》的交流发言。杜彬在发言中分享了合江县下先市镇中心小学校的美育工作,他分别从科学规划组织、完善艺术教育硬件设施、抓好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制度章程,推进传统艺术教育新课改和科研、营造浓郁校园文化等方面做了简要说明。

  戴作安在讲话中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要进一步认识艺术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与传承优秀文化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地方美育协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戴作安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艺术教育的内容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完善艺术教育与传承优秀文化的机制体制,要加强艺术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标准建设,努力打造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和阵地,积极鼓励和引导非遗项目进校园。他强调,高校要加强与地方美育协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普通高校在加强自身的美育工作,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开齐开足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学生艺术团并开展艺术季活动,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年度报告与公示制度,结对帮扶,促进和加强普通高校和市州美育共同发展。戴作安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四个自信”,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站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上认真谋划,进一步开创我省学校美育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工作的新局面。

  会后,与会代表分为四个讨论组,分别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和“高校与市州美育战略合作探讨”两个议题进行了深入、充分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