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花开的声音”2014优标分享会举行

24.11.2014  13:10

  
  11月20、21日,由党委学工部主办、校学生会承办的“聆听花开的声音”2014年优秀学生标兵分享会在三校区绽放属于各自的溢彩,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雅安校本部:形式新颖,诗情画意

  与往年优标巡讲不同,今年由校学生会承办的优标巡讲着眼于“分享”,将活动形式定义为分享会,更重视通过优标与同学们的现场和场下交流,传递青春正能量。

  11月20日下午2点,活动在雅安校本部十教二楼小礼堂正式开始,600余人的小礼堂座无虚席,甚至有同学站在过道上,只为一睹优标风采。蹲坐在楼梯上的刘同学说道:“当时优标答辩的时候觉得他们都好厉害,感觉差距好大,遥不可及,今天来就想听听优标们背后的故事。”早在活动开始前一个小时、工作人员布置场地的时候,就陆续有同学入场。

  校本部分享会起始于一段配乐诗朗诵,优标身披绶带和勋章在隆重的音乐下全体亮相,校学生会特别设计每位优标在开讲前都有一段视频,其中有一些对身边老师和密友的采访视频对优标本人是保密的,当优标看到视频中那些熟悉的人的时候倍感亲切,甚至一度哽咽。作为优标的艺术与体育学院的高鹏,同时担任此次分享会的主持人,他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将现场气氛带入一个个高潮。

  分享会给每个优标都贴了一个“标签”:“青年设计师”邢锐、“亲民女神”皇甫常欣、“先飞之鸟”邹丹等。得知皇甫常欣爱看美剧,又是字幕组的一员,主持人幽默地问到:“福尔摩斯里的卷福是卷发,我也是卷发,哪一个更帅呢?”引得现场同学欢笑连连。可谁会想到如今在舞台上侃侃而谈的高鹏,曾经是一个羞于表达,害怕与人沟通的大男孩呢?高鹏说道:“为了克服不敢与别人交流,我大一参加了各种跟语言和表演有关的活动。生活,有时候就是要逼自己。”

  而风景园林学院的邢锐,以一口标准的川普、谦虚的态度、积极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他的成长与收获。不同于讲述自己大学生活时随性的风格,当谈到为什么要留校时,邢锐拿出了一幅名叫“一砖一瓦为川农”的作品,表达了对母校深厚的感情。

  资源环境学院的张玉琳将大学的经历比喻为在三千弱水中,寻找到最切合自己的那一瓢精神伴侣;食品学院的肖玲向大家讲述了她小身板大能量的逆袭故事;理学院的皇甫常欣以去澳洲当志愿者的经历告诉大家青春可以疯狂,但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旅游学院的邹丹向大家传递了一名职教生也可以有春天的信念。

  参与活动的刘同学感慨道:“其实优标也是普通同学,设定好目标,坚持执行,也许我也可以成为下一个优标!”

   成都校区:随机应变,包容开放

  11月21日上午10点半,分享活动在成都校区二教报告厅开始。

  除了第一场的高鹏、肖玲、邹丹,农学院的黄永财以“我自豪,我是川农人”向大家讲述了他一心投身科研,努力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诠释的大学生活;经济管理学院的杜金凌以暑期社会实践当“老板”为例,与在场同学分享了初入社会的酸甜苦辣;风景园林学院的张馨月则在追逐梦想中静待花开。

  其实,活动顺利进行外还出了一些小插曲。由于赶车时间太紧,优标们到达成都校区时活动即将开始,加之准备工作出了点小状况。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主持人高鹏灵活应对,将现场提问提到了前面。在主持人的调动下,现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提问,活动圆满举行。

  看到有优秀学生标兵在分享会上的随机应变和临场掌控能力,让大家再次明白“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涵义。

   都江堰校区:观众热情,高潮迭起

  11月21日下午2点,活动在都江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开始,800余人的礼堂座无虚席。

  商学院的陈雪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梦想需要不怕失败的坚持,土木学院的何依婷以不息的奋斗宣示着无悔的青春,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李欣蔚用执着和坚持在逐梦路上毅然前进。

  现场问答环节将分享会推向高潮,作为班主任助理,李欣蔚小班的同学现场表达了对师姐的感谢之情,更有一位同学由于激动着想和优标对话,站起来后竟忘了问题。整场分享会沿袭了前两场的轻松氛围,并增添了更多的感激之情。

  此次分享会采用3+2+1的形式,即在雅安校区分享时,成都校区两人,都江堰校区一人;在成都校区和都江堰校区分享时,本校区三人,雅安校本部两人,另一校区一人。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优标们身上有着四川农业大学共同的气质、也有不同校区不同专业各自的特质,三校区巡回分享会让大家感受到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同学们身上的青春正能量。

  据悉,针对现场交流时间有限,在取得优标们的同意后,校学生会将会把优标们的微博名等信息于校学生会官方微博上公布,方便同学们与优标进一步交流。

  关键词: 声音聆听花开的声音”2014优标分享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