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 成都泸州加强临港经济合作

26.12.2013  03:38

    仅仅依靠公路运输无法满足成都国际汽车城的产能快速释放,去年9月一汽物流与泸州市龙马潭区签订了临港物流基地项目合作意向书……成都市积极发挥“首位城市”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在与泸州市日益密切的经济合作中,一方面依托成都雄厚的产业实力,一方面发挥泸州作为天府航运首港的区位优势,通过优势互补,两地共同发展临港经济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在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一汽物流拟投入500辆运输车,在泸州港建10万平方米的仓储运输基地作为水运的集结缓存区,每年5万辆—10万辆汽车将通过泸州港走水路运往华南地区或海外。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为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客车等企业提供整车和零部件物流服务,为在成都的西南生产基地提供强劲的物流支撑。

    依托港口优势

    打造临港经济一流载体

    依托泸州港以及省级泸州经济开发区等已有的资源优势,泸州市、龙马潭区正全力打造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园区是泸州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是与成都开展临港经济合作最为重要的载体。”龙马潭区委副书记、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穆林介绍说,园区将按照“以港口聚物流、以物流带产业、以产业兴城市”的港产城一体化互动发展新思路,高水平规划和建设的临港产业新集聚区和新的城市核心区,突出“临港”特色,规划面积310平方公里,主要以泸州港为依托,打造“一港七基地”,推动港、产、城一体化。预计到2015年,将建成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的“港园城”互动发展示范区。

    据介绍,园区的“一港七基地”即,依托泸州港区打造以水运为主导、多式联运为特色的服务天府新区、四川及广大西部地区的天府航运首港;以天府航运首港为支撑,建设辐射中国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临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能源深加工及装备基地、汽车及外贸出口加工基地。依托科教城的人才优势,建设西南智慧型产业基地;利用产业升级的契机和丰富的外出务工人力资源,创立以归雁经济和产业升级为特色的西南产业提升基地;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植被地貌资源,建设西南大地景观健康旅游基地。

    今年7月31日,滚装码头续建、格力电器等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建设大幕由此拉开。园区内的省级开发区——泸州经济开发区正全力冲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临港商贸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重要功能区正全速建设。同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期推进,纳福港城大道项目已开工建设,泸州机场迁建、关口至集装箱码头连接线、机场快速路、成自泸赤泸州港互通连接线等工程正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