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 致富路上“不差钱”

06.09.2016  19:17

 

        □梁明 特约通讯员 洪刚
    绵阳市涪城区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探索成立“社员互助、封闭运作、手续简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资金互助合作社。今年7月,涪城区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蜀源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正式登记注册。农村资金互助社如何运营?如何进行风险管控?近日,笔者来到合作社所在地玉皇镇新埝村一探究竟。
入股社员才能申请贷款
    “资金互助合作社为我们农民创业提供了资金帮助,实现了以前敢想却不能做的事。”新埝村村民杨荣富说。
    今年2月,听说要办自己的 “银行”,蜀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踊跃报名。107户经济条件好、风险意识强、群众威信高的社员最终被优选为发起人,最高的出10万元,最低的出1000元,共筹资200万元。7月中旬,蜀源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拿到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批文,开始正式运营。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为本社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金融机构,它以股份制形式,吸收社员闲散资金,通过贷款的方式向社员发放,并满足社员临时资金需求。与银行不同,资金互助合作社是封闭运行,仅向合作社的股民提供资金互助。在发展农业项目时,入了股的社员出现资金周转需求,都可以向资金互助合作社提出贷款申请。
灵活贷款助农创业致富
    “合作社一成立,立即发挥了积极作用,运行一个月,已经发放了3笔贷款共65万元。”蜀源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理事长、新埝村村支书罗仁肤说。
    “这种内部资金互助的方式很好,对合作社成员的发展、壮大产业和创业都有很大帮助。”正是看中这些优势,村民韩思琼成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第一批入股的社员。“我家搞渔业养殖,入了10万元,近期购买鱼饲料周转不便,很快就从合作社贷到了20万元。”韩思琼说。
    与银行只认抵押物不同,对社员的熟悉程度,恰好是资金互助合作社最看重的因素。“人熟、地熟、情况熟,社员家里有多少头猪,信用好不好,我们一清二楚,资金互助社就像个蓄水池,把农民自己的钱聚拢来办自己的事。”罗仁肤说,社员在资金互助社借钱,审核通过后就敢借,不需要抵押,最快当天即可办完贷款手续。
    涪城区供销社副主任刘小会认为,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有贷款意向的农民大都希望贷款审批能不误农时,农户大多急需的是小额、短期贷款,所以简单的贷款程序、灵活的贷款方式更能适应农村信贷市场的需求。
借力银行托管规范运行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健康运行,资金监管是保证。如何稳健发展,探索出一个可复制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模式更重要。
    “互助合作社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主要是要看资金的使用效果。保本、微利、可持续、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宗旨,这就给资金互助试点套上了‘紧箍咒’。”罗仁肤介绍,200万资金全托管在玉皇镇农村信用社的专用账户上,接到社员借款申请后,理事长、监事长等召集开会审核,通过后将申请交给具体经办的信用社,再由信用社从专用账户上将钱直接划给借款人。
    虽然不需要抵押,但为管控风险,在运作过程中,入社社员需要贷款时仍然需要其他社员担保。互助社还明确规定:封闭运行,不对社员之外的人放贷、不对外投资;不吸收社会存款,避免非法集资;遵守国家利率政策,不高利息放贷。
    不过,贷款也不是“想贷多少贷多少”。按照规定,针对贷款数额同时执行两条标准:不超过自己股本金的3倍,同时不超过互助合作社注册资金的3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社员股本金有5万元,那么他最多贷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