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抱团“走出去” 东方电气领衔闯印度

23.04.2015  09:52


制图姜宣凭

两千多年前,以长安为起点,一条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

如今,以成都为起点,从东南亚、南亚到美洲、欧洲,东方电气、华西能源、新希望等一批四川上市公司前赴后继,深耕传统区域,拓展新兴市场,从传统的能源产业到食品、饲料、智能家电……,“四川造”正在这条道路上多点开花。

开拓者:东方电气

成功建起印度水电项目

在印度,停电极为常见。2012年7月,印度遭遇世界上最严重的停电事故,超6亿人受影响。如今,四分之一的印度人民没有连接电网。这样的供电困境,同样也是巨大的商机,加速了中国电力企业布局印度。目前,印度已经是中国电力设备最大的海外出口市场,其中川企东方电气是最早进入印度市场的公司之一。

2004年,东方电气成为第一个在印度签下大型工程设计、采购和建设项目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商;2007年,东方电气(印度)有限公司设立,成为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印度建立的第一个公司;2012年,东方电气在印度的首个水电项目成功投运。

在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斯泽夫看来,东方电气可以说是国际市场的开拓者,第一个进入到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国家,进入最成功的还是在印度市场。在东方电气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川企走入印度。2013年,华西能源出资82.422万卢比成立华西能源(印度)有限公司;2014年,印度M项目成功实现倒送电,也顺利进入调试阶段。

进取者:华西能源

获巴基斯坦十亿大单

近年来,华西能源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先后对巴西、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海外项目进行持续开发和跟进。近年来,完成了印度市场驻外布点。

今年 3 月,公司与巴基斯坦Grange Power Limited 公司签署了《巴基斯坦Grange Power 150MW电站项目EPC 工程总包合同》,合同总金额1.927亿美元(折合约11.83亿元人民币)。这笔金额,占到公司去年营业总收入的36.19%。

对于这笔大单,华西能源方面表示,这是公司在“一带一路”区域巴基斯坦首次签订的EPC工程总包合同。目前公司已成功实施多个国外电站EPC工程总包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合同的签订有利于提高公司海外市场品牌知名度,推动公司拓展巴基斯坦及南亚地区电站市场。

此外,在今年年初,华西能源还中标11.27亿西非工程总包项目。一位熟悉华西能源的研究员称,公司近期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非洲项目是今年公司的首个海外项目,为后续两年业绩增加保障。

创新者:四川长虹

海外营收超百亿

作为国内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四川长虹也在加快拓展海外业务。

1999年,长虹就已进入印尼市场,2002年成立代表处。全球金融海啸之际,长虹在印尼雅加达与印尼合作伙伴合资成立长虹印尼电器有限公司。

目前,长虹在印尼已成为中国第 一 家 电 品 牌 ,公 司 业 务2009-2014年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30%以上。此外,印尼长虹也是中国企业在印尼的第一个成功申请保税库的企业。

在深耕印尼市场的同时,去年上半年,长虹持续关注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扩张机会以及日系、欧系家电企业产业调整带来的并购机遇,强化海外市场研发投入。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南美、中东、欧洲等市场开拓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加大了海外市场研发投入,成立北美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财务数据最能说明企业的运营能力,2014年长虹集团海外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0%。

未来

以东南亚、南亚为起点川企步伐越来越快

从传统东南亚、南亚为起点,川企正在不断向外辐射,完善海外市场的网络布局。

2013年,东方电气开始走向非洲,并向南美和欧洲市场拓展。今年3月,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成立。东方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向记者表示,“东方电气为瑞典SKAB公司制造的布莱肯风电首批机组业已发运,是中国本土公司设计制造的风力发电设备首次出口到瑞典,标志着东方电气风电产品开始大规模走向海外市场。

而除了传统的能源行业,食品、家电、饲料……越来越多的产业在海外市场涌现。

今年1月,新希望与韩国农协中央会就食品与乳业两部分进行跨国战略合作。新希望食品控股总裁周再勇表示,新希望食品制定了“走出去”的战略,计划未来几年内在意大利、西班牙、新西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通过自建或合资组建新的食品加工基地和销售渠道。与此同时,通威股份也与丹麦BioMar集团将合资建10万吨级水产饲料厂。

华西都市报记者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