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城市共生 “幸福成都”擦亮城市名片

12.06.2022  10:30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1日电 (陈晓静)于成都而言,企业同样是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近日,由搜狐城市-成都举办的“城市名片·大师沙龙”第六期上,城市营销专家教授、企业战略定位专家、企业CSR专家齐聚成都崇德里,共同探讨“哺育与反哺·企业与城市共生”,助力企业与城市发展再次腾飞。

城市名片·大师沙龙”第六期现场。主办方 供图

   企业与城市共生  越有责任越可持续

  “企业不仅是城市经济的基本组织,也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更是一个可以直接贡献或破坏自己生存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角色。”在企业CSR专家桂浩看来,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互动性,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且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作出努力和贡献。

  桂浩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是通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符合社会城市整体对企业的合理期望,不但不会分散企业的精力,而且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桂浩分享说,全球处理器巨头Intel在成都探望震后灾区的小朋友时,被谐音戏称“樱桃儿”,从此就用“樱桃”来代言自己,从员工入职到食堂命名均和樱桃挂钩,甚至在公司范围内真正种下99棵樱桃树,以期和成都“长久”的链接。

   把握全球“大势”  顺应城市“布局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定而后动”,在四川大学研究所首席定位专家、阿里巴巴国际部特聘定位专家刘仰东研究的“战略定位”领域,“”就是趋势、规律,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城市产业定位布局的顶层规划,对于城市里的经营者,特别是企业,当然也十分重要。

  “10多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成都市政府解决了吉利关键30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但要求吉利更多新能源汽车落户在成都。而今天,发展新能源成为国家战略,成都的战略性预见、研判、规划能力可见一斑。”刘仰东说。

  无论是绿水青山的自然景观,还是悠然自得的人文生活环境,成都“绿色”“生态”“低碳”“宜居”的城市印象已跃然纸上。产业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所面临的低碳转型,将给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在刘仰东看来,成都将全力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以链接国际“大势”,而企业的机会也将更多的体现在这些跑道的城市“布局”之中。

   打造营商环境  吸引更多企业扎根成都

  实际上,对于城市而言,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毕竟,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四川⼤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牛永革教授将营商环境提到了和城市基础建设、企业生存基础要素同样的高度。

  在全国首创住房公积金“双向差异化”缴存政策;支持企业降本减负、稳岗发展;率先实施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企业税负成本减少2%;在全国率先探索“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作为天府新区营商环境观察员,牛永革看到一系列率先突破的举措如雨后春笋般在成都破土而出。

  牛永革说,过去一年,成都企业开办总时间压减至0.5个工作日内,不动产一般抵押登记压减至1个工作日内;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最多跑一次”,95.1%“全程网办”,承诺提速率达到88.2%,平均跑动次数压缩到0.3次以下……成都在不断开放中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也吸引更多企业扎根成都。(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