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战友任群去世 系抗日时期首批摩斯密码翻译

26.11.2017  07:04
贺龙战友任群去世 系抗日时期首批摩斯密码翻译 - News.Sina.com.Cn
任群(资料图) - News.Sina.com.Cn
11月20日任群老人祝寿活动现场,图中为任群的妻子黄凤祥(图/四川新闻网)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原标题:贺龙元帅亲密战友任群同志去世,系抗日时期首批“摩斯密码”翻译

任群(资料图)

  [记者/刘姝蓉 统筹/纪欣]今日(11月25日),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相关部门了解到:四川通江籍老红军任群同志因病于2017年11月23日20时25分在通江县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大白新闻注意到,11月20日,通江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负责人才刚刚和任群老人的亲友一起,庆祝了老人的百岁生日。1918年出生于通江县陈河乡的任群,1933年就投身革命。从军生涯中主要负责机要通讯工作,曾跟随部队两过草地,辗战济南、延安、西安、南京等战场。

  抗战大阅兵时,他打着点滴收看阅兵式

  公开资料显示,任群是通江县陈河乡人,生于1918年。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曾跟随部队两次过草地、翻雪山,辗战济南、延安、西安、南京等战场,先后担任译电员、译电组长、保卫科长、办公室主任、政治指导员、民政科长等职务。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等荣誉。1982年离休,享受省长级待遇。

  任群有近80年的党龄,在为党和人民战斗、工作的近50年里,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工作的艰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离休以后,他继续关心党和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积极为社会贡献余热。

  大白新闻注意到,11月20日,通江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县老干部休养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行前往县人民医院看望正在住院的任群并表示慰问和祝寿。随后,任群亲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为任群举行了温馨简朴的祝寿活动,相关部门负责人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任群一生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向其致以生日的亲切问候和真挚祝福,并为其赠送“上寿期颐庄椿不老,君子福履洪范斯陈”的匾额。

11月20日任群老人祝寿活动现场,图中为任群的妻子黄凤祥(图/四川新闻网)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举行时,任群老人坐在沙发上打着点滴,在电视机前观看了阅兵仪式。当电视中出现抗战老兵的画面时,他不由得坐直了身躯,敬着军礼,眼中泪花闪现。

  “我一直在机关从事机要通讯工作,没有在前线战斗过。抗日战争那段时期,我们国家牺牲了好多军人,也牺牲了好多无辜百姓。那个时候主要是武器与日本的差距太大了,要是武器不落后,日本根本就不敢侵略我们,我们国家也就不用遭受那么多苦难了。”任群回忆起当年残酷的战争说,“现在国家强盛,大家也过上了好生活,可惜那些牺牲的战友没有享受过。

  曾在某兵工厂工作,试爆手榴弹胸口被炸出大洞

  2013年,已是高龄的任群老人还在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里给前来参观的当地党校学员讲党课。“小时候,家里穷得吃不起饭……”任群回忆说,他们家没有田地,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当佃户。

  任群说,1933年,在家里一位叔叔的影响下,他参加了红军,并于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参加了营校学习。抗战全面爆发后,被分配到边区纵队,在电台学习报务。几个月学习后,任群调到机要科当译电员,由于是作战密码,要经常更换,他们也就要经常重新记忆那些枯燥的数字,一组4个数字对应一个汉字,把收到的数字信号翻译成文字,必须要准确,做到万无一失。这项工作任群一直干到1942年。1938年,任群入了党,1942年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陆军中学学习。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被调回129师政治部,在后勤处保卫科工作。1946年,部队南下时,他被调到济南一兵工厂任政治指导员。该工厂主要生产手榴弹和炮弹,每出厂一批手榴弹和炮弹都要进行试爆。任群曾回忆称,“在一次在试爆手榴弹时,我才把弦一拉开,手榴弹刚扔出去,还没飞远就爆炸了,我只听到轰的一声,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听医院里的医生说,我送到医院时,浑身都是血,到处都是洞,右胸膛有一个大洞,从外边都可以看到肺叶在跳动。都说我命大,手榴弹在那么近的地方爆炸都没有去见马克思。

  据悉,任群曾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石志本等首长共事多年,他们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而且是革命生死的战友。任群这样形容自己的革命生涯,“我一直在机关搞后勤,没有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努力干好组织安排给我的每项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老一心想回老家。“在外面打仗打了20多年,做梦都想回老家,落叶归根嘛!”1954年,任群转业回到通江,在县政府当文教科长,后来任民政科长,一直工作到退休。[资料来源:通江县人民政府官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等]

  附文——老机要译电员任群:作战密码要经常更换

  十四岁参加革命

  1933年,我14岁,家里穷得吃不起饭,本家一个叔叔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在他的影响下,我参加了革命,和其他几个儿童团队员为游击队站岗放哨,有时也去参加打土豪,我还从大地主邹子善家里搬了一把太师椅子到农会驻地。1934年,由于斗争形势发生变化,游击队从陈河撤到空山坝(位于川陕交界处,后来的空山战役发生地),剿灭盘踞在深山老林里的土匪。剿匪结束后,我就被抽调到南江县参加整训,天天都要练队列队形、刺杀格斗。整训3个月后,我回到通江,被编入274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我们团长是石志本(1955年授少将军衔),威风得很,打仗凶猛得很。当时我们的部队驻防在平昌的邱家和镇龙一带,防御达县方面的川军。每一次白军来犯,都被石团长指挥部队打得狼狈逃窜。我当时小,没有上前线,在营部当勤务兵,但也经常听到枪炮声,有时部队转移,一天要跑好几十里山路,再累都得咬紧牙关坚持跟上。

  营长用马救了我的命

  1935年,红四方面军从通江撤离,去接应中央红军后来一同参加长征。当时由于没有吃的,好多战友都饿死了,虽然出发前,上级通知准备干粮,由于行军紧急,不少战士都还没有准备好就出发了。在茫茫草地上,有时两天都吃不上东西,喝不到一口热水。如果不是营长张九山照顾我,我根本就走不出去的。是张营长用他的战马把我驮出草地的。

  走出草地,我们的部队在镇原县一带整编。当时为了支援策应西路红军,中央军委成立了以刘伯承同志任司令员,张浩同志任政治委员,李达同志任参谋长,刘晓同志任政治部主任的援西军。西路军失败后,为了使在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失散的西路军指战员能够很快找到红军部队,援西军在兰州到西安的公路上沿途书写和张贴通告,写明红军的驻地,欢迎他们归来。当时的徐向前总指挥就化装成乞丐来到了镇原的援西军指挥部要见刘伯承司令员,卫兵一下没认出来,硬是不让进。那个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不少溃散的西路军指战员冒着生命危险来镇原寻找红军大部队,每接到一批战友,每听到大量的战友牺牲,每个人心里都憋足了劲,好为同志们报仇,要上前线杀敌。

  西安事变后,部队开拔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我也同时进入随营学校,一直学习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当时的教官刘金山对我特别严厉。像我这样的穷苦人家出来的孩子,没有文化底子,要学会读书写字太困难了,我宁愿去练出操也不想认字。但刘教官把我每天要认的字抄在一张纸上交给我,到了规定时间,就把字分别剪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考我,全部认得了写得来才算过关。是组织让我这个穷孩子学习了文化,掌握了获取知识的工具。

  当机要科译电员 作战密码经常更换

  抗战全面爆发后,我被分配到边区纵队,在电台学习报务。我们的台长是秦华理,解放后曾任南京电信学院政委。秦华理解放后也回访过通江,每一次来通江都要专门来看我。通过几个月学习后我调到机要科当译电员,由于是作战密码,要经常更换,我们也就要经常重新记忆那些枯燥的数字,一组4个数字对应一个汉字,我们把收到的数字信号翻译成文字,必须要准确,做到万无一失。这项工作我一直干到1942年。

  1942年,组织上决定派我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陆军中学学习。当时我们1000多人分成9个队,在纵队战士的护送下和沿途接应部队的策应下,我们用最快的时间穿越了铁路、公路和汾河三道封锁线,基本上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军。曾经一个晚上行军180华里,整个晚上都在急行军,一路放小跑,但没有一个人掉队。

  到了延安,贺龙还给我们讲了话,并给我们每个学员一人发了一把锄头,要我们边学习边生产。我们的营房、教室、操场都是自己修建的。在当时的学员中,我算是年龄较大的了,所以我当了一个班的班长。我们在西华池豹子川一带搞大生产运动。白天开荒种地,晚上学习各种课程。我曾经一天开过3亩荒地,全靠一锄一锄挖出来的,种上小米。当看到一车车我们自己种出的粮食送到前线时,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那时候年轻,就像不知道疲倦一样,每一个人白天劳动时都是光着膀子干,汗水太多,衣服经不住泡。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调回129师政治部在后勤处保卫科工作。1946年,部队南下时,我调到济南一兵工厂任政治指导员。我们厂主要生产手榴弹和炮弹。每出厂一批手榴弹和炮弹都要进行试爆。在一次在试爆手榴弹时,我才把弦一拉开,手榴弹刚扔出去,还没飞远就爆炸了,我只听到轰的一声,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听医院里的医生说,我送到医院时,浑身都是血,到处都是洞,右胸膛有一个大洞,从外边都可以看到肺叶在跳动。都说我命大,手榴弹在那么近的地方爆炸都没有去见马克思。说真的,这是我参加革命以来遇到的最大危险。我一直都在机关工作,没有上过前线,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没有经历过九死一生,一直都是安安稳稳的。

   建党90周年寄语

  我是1938年入党的,当时的支部书记是陈明义。我的入党介绍人是秦华理和黄有仁。我这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也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接受党的教育多年,知道尽自己的本分,把组织安排的每一件工作做好,不去追求什么名利。

  住了几个月的院,出院后我就调到豫西军区军工处工作,任协理员,后来又调到河南军区司令部在首长办公室做机要秘书,再后来又到空军24师任办公室主任。我在部队工作的最后一个地方是空军郑州基地站,任参谋长,一直到1954年转业回到通江,在县政府当文教科长,后来任民政科长,一直工作到退休。

  退休以来,我一直在干休所住,生活条件都很好,每一届的县委、政府领导都经常来看望我们,我很满意。通过看电视,我也知道现在党中央的政策很好,巴中这几年发展也不错,高速公路、铁路都有了。但我们革命老区的老百姓日子还是过的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农村,农民的行路、吃水、看病都还比较困难。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这个有着73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个人对组织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我希望党中央把反腐斗争继续深入,保持党的宗旨永远不变,同时也希望各级干部踏踏实实工作,把党中央的政策落实好,实施好,特别是希望中央和省上能够在革命老区的基础建设上给予政策倾斜。(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郑光魁 2011年07月05日)

责任编辑:柳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