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193家白酒小作坊被取缔 959件问题中药被查处

04.02.2016  11:06
  959件问题中药被查处

  2月1日,记者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在去年我省开展的为期半年的全省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行动中,我省共出动执法人员5.5万人次,检查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46973家次,以问题为导向,对荷花池中药材市场、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等进行了精准整治,共立案查处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违法行为959件,移送公安机关21件,对问题严重的成都中医大惠康药业收回了GMP证书。

  作为中药大省,我省中药材面积240余万亩,产量83.73万吨,产值1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近几年,我省中医药产业虽然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仍然存在着中药材专业市场掺杂使假、染色增重,中药饮片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安全隐患。在去年年初,国家食药监总局一次飞行检查中,我省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因存在用泥沙对地龙和土鳖虫增重而被曝光。为净化市场、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省食药监局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行动,精准整治私切滥制等非法加工、变相生产中药饮片及超范围经营及挂靠、走票、制售假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突出抓好源头、生产、流通、抽检、查处等5个方面的整治内容。

  专项整治中,监管人员狠抓源头治理,加强对农药、重金属、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检验检测,防止不合格的中药材流入市场;生产环节重点对在非GMP条件下生产、不按规定投料、使用非药用部位、使用被污染或被提取过的中药材投料、不按规范炮制或超范围炮制、搞“贴牌”过票等行为进行严查;市场流通环节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抽检方面,将风险较高的丹参、白芍、红花10个川产品种作为专项整治的抽检品种;稽查执法环节对无证生产经营中药饮片的非法窝点予以坚决取缔,查处了四川广晟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无证生产中药饮片及销售假药等一批典型案件。

   193家白酒小作坊被取缔

  2月1日,记者从省食药监局获悉,在2015年全省白酒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我省共出动监督管理人员62556人次,检查白酒小作坊、经营户和餐饮服务单位共计67783家次,开展评价性抽检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抽检共计3861批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户1901家,立案786起,取缔“小灶酒”、液态酒等生产经营小作坊193家,有力地净化了我省白酒市场,助推了川酒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据了解,我省作为白酒生产和消费大省,一直高度重视白酒安全监管。去年年初,根据《四川省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我省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全省白酒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侧重对散装白酒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排查和监督抽检,重点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重点检查了白酒加工小作坊,重点检查原料、食品添加剂采购使用情况,特别是是否存在用工业酒精、甲醇加工白酒的行为。为配合专项整治,全省食药监管部门还有的放矢强化抽检,省食药监局在全省21个市州生产、流通及餐饮环节,主要是县区、乡镇、村社等区域的白酒小作坊、农贸市场、小餐饮服务单位,抽取了210个白酒和自制泡酒样品,对样品中的甲醇、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等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各市州食药监局开展了以发现问题为导向的抽检,共抽检3651批次。通过抽检发现县区、乡镇、村社等区域的白酒小作坊、农贸市场、小餐饮服务单位生产和销售的散装白酒、自制泡酒存在较高的不合格率,其中小型餐馆、小作坊和小食杂店制售的白酒超范围添加甜味剂的问题较为突出。(记者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