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个记者节 向“土记者”们致敬 2015-11-08 14:38    来源: 新华网山西频道

08.11.2015  16:48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新闻报道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局面。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

  新华网太原11月8日电(鄢睿)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新闻报道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局面。我国各地市县纷纷建立了以县市委新闻通讯组为主体, 以各地机关、农场、企业、院校等报道组为骨干的新闻报道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通讯员是网络的节点。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

  他们是地方党委与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络员,沟通上下左右的联系。他们中有农民,有工人,有地方机关干部……他们边干着本职工作,边采写新闻报道。这支被称为新闻战线上的“ 土八路”群体, 立足于群众、活跃在基层,为新闻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曾经的那些通讯员们,后来有的真正走上了职业新闻记者的道路,现在活跃在新闻一线的很多知名记者,都是从当年的小通讯员走到了新闻岗位上,成为一名大记者的。

  在第十六个记者节到来之时,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那些曾经有过通讯员经历的新闻人身上,他们中有已逾古稀之年的农民通讯员,有从通讯员走上职业新闻道路的新闻中心退休干部,有现在活跃在新闻一线已成为新闻中心主任的职业新闻人,还有依然从事着本职工作却笔耕不辍采写新闻的教师……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基层新闻工作的酸甜苦辣。

  【老骥伏枥忆当年】

黄平远:为农民鼓与呼

  当黄平远总结他的新闻工作生涯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半为记者半为友,半世修来新闻缘”,报道农民生活,反映农民心声,为农民鼓与呼是他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马祥:新闻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马祥说:“以前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就很开心,这些新闻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其中都凝结了我的心血和汗水。干新闻工作,我一直是乐在其中,找到了新闻工作的乐趣。现在看自己的作品集,就像看我自己的家一样,翻开它,就看见自己的孩子们,可谓儿孙满堂!

岳峰:干通讯员那段日子最快乐

  不图名不图利,到底图个啥?岳峰说的很干脆:“就图个为农民兄弟干点事,用自己拍的照片给他们服务!这就是让我最快乐的事!

  【得力干将话今朝】

卫明珠:自己第一次被采访,很骄傲

  当通讯员的这十年,我收获太大了,交了一帮农民兄弟,发了一批关于农民的稿子,通过采访学会和农民打交道,和基层干部打交道,2010年,通讯组转为新闻中心,我就成了新闻中心的主任,如果没有当通讯员那十年,我是走不到今天这个程度的。能得到农民的认可是我最大的满足。

原建发:一个人的“电视台

  原建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早些年干过个体运输。家乡的变迁让他萌发了学习摄影传播家乡美的念头,也是他这样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用自己“笨拙的”摄影摄像技术记录了家乡的变迁。

  【通讯新兵写未来】

王中生:“土记者”的新闻梦

  王中生说,新闻作品创作经常都会留有遗憾,不过带给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满足感,从当通讯员的第一天,他就有一个 “新闻梦”,就是希望自己的新闻作品能够实现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党报刊发的“大满贯”,现如今,他终于圆梦,这位“土记者”会继续扎根生活、扎根百姓,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让自己少留遗憾,多有收获。

周建华:我将一直行走在新闻创作的道路上

  周建华说他会坚持下去,“写新闻是我的爱好和追求,我不是专门从事新闻工作的专职记者,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现在刚刚开始。我准备系统学习深造,继续行走在新闻创作的道路上。

  【结语】

  在对这群“土记者”的采访中,多位接受采访的通讯员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一个词“热爱”,正是源于对新闻工作的这份热爱,他们在新闻报道的路上坚持下来,走到了现在。还有一句被提到最多的话就是“能为百姓做点事,反映他们的心声,就是我的满足”,而这不正是职业记者应该具备的新闻理想和职业操守吗?他们一直在说,自己是一名“土记者”,其实,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大记者”!记者节,由衷地祝福这些记者队伍中的基层记者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