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综合文化站成为居民的精神乐园
新华网四川频道11月4日电(张斌 本网记者黄毅)10月28日,吃过早饭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复兴镇退休干部彭以可像往常一样来到镇上综合文化站。有几个和他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的老伙计已经来了,研磨、润笔、铺开宣纸,老伙计们挥毫泼墨。彭以可说:“我们几个都是书法爱好者,退休后,大家一直坚持联系。现在有了文化站,这里的环境很好,成了我们的活动阵地了。”
可以借阅书籍,可以切磋书法,可以参加社区丰富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和社区居民交流感情……仪陇县复兴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以来,成了不少居民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完善体系 文化设施“活”起来
复兴镇距仪陇县城25公里,场镇人口1万余人。该镇把满足居民多样性文化需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服务来抓。在县文广局的支持下,该镇先后投入近70万元,建成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内设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数字电影放映室、三乡文化培训室、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信息传递、科技普及、思想教育等多种文化服务平台。
社区居民蒋大缔是一位退休教师,热爱读书看报写毛笔字。“这里文化设施齐备,还可以和同龄人交流,安逸得很!”综合文化站建成后,蒋大缔成了这里的常客。
“我们新添置了图书、电脑、音箱等设备,引导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让它们‘活起来’。”复兴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文化站的建设,让居民各有去处、各得其所,从而提高老百姓的整体素质,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免费开放 社区居民“动”起来
仪陇县度门镇综合文化站于2011年建成并面向居民免费开放,通过几年的发展,这里成了全镇最热闹的地方。
“以前想活动苦于没去处,镇上免费开放了综合文化站后里面设备齐全,应有尽有。”家住度门镇的秦红梅是一位舞蹈爱好者,以前想跳舞的时候,就联系几个姐们到空地上“舞几下,解解馋”。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以后,听说里面有多功能活动室可以跳舞,秦红梅一下子来了精神,经常去那里跳上几曲。秦红梅还邀约和她一样的舞蹈爱好者一同前去。
每天上午8时起,许多度门镇的社区居民就步入综合文化站,打拳的、唱歌的、跳舞的、写字的、看报的,一派和谐欢乐景象展现在各个楼层。
“文化站免费开放后,喜欢跳舞的居民就成立了舞蹈队,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文化站工作人员罗晓红说。
挖掘引导 基层文化活动 “火”起来
“大家赶紧回家吃饭,今天晚上在红色经典广场有演出。”10月29日,在仪陇县新政镇南门社区,“李二嫂演艺中心”负责人李琼瑶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一边对正在排练的队员说。
2011年12月,李琼瑶组建“李二嫂”演艺中心,把社区闲散的年轻人和中老年人聚集起来,成立器乐表演队、秧歌队、舞蹈队等队伍。这些队伍自编小品、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到社区院落举行义演,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
除了“李二嫂演艺中心”中心外,新政镇南门社区还成立了龙舞、广场舞、合唱队等文艺团体,每年组织开展大中型文化活动近40场次,常年组织社区群众参加春节踏街、离堆欢歌等县内大型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一下子“火”起来了。
据了解,仪陇县将文化建设重心下移,引导乡镇、居民积极组建文艺团队,搭建居民文化大舞台,从而使社区成为了文化人才涌现的“工厂”,文化精品产生的“车间”。为确保文化工作力量充实,县文广局有目的地协助进行特色文艺项目的挖掘和培育,致力于挖掘社区才艺能人,培养社区文化带头人,建设社区文体队伍,培植社区文化亮点。
“目前,我们镇文艺队伍迅速壮大,成立了舞蹈队、秧歌队、腰鼓队、军鼓队、舞龙队、柔力球队等8支业余文化团体。”度门镇文化干部罗晓红告诉记者。
健全的文化基础设施,优秀的文艺骨干队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度门镇社区文化有了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该镇创编的《把最美的歌献给妈妈》《柔力球舞蹈》《珊瑚颂》等文艺作品,成了每年镇春节文艺演出的保留节目。
据了解,类似复兴镇、度门镇这样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仪陇县已经建成56家。为丰富乡镇、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该县还相继建成了23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个文化大院、168个群众体育健身场地;正在实施建设的“视听乡村”项目,是集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视频会议和监控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型”公共服务平台,计划投资3200万元,将于2015年5月底完成。(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