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离堆公园建成开放 书法墙备受市民关注

17.02.2015  18:01

  日前, 仪陇县离堆公园建成并向市民开放, 其中备受关注的便是书法墙。近日,记者从仪陇县有关方面获悉, 书法墙采用颜氏书体, 收集嵌刻历代文人歌咏离堆的名篇佳作, 形成一个立体的颜体书法世界, 成为离堆公园一大盛景。

  壹 抒志之作 颜真卿亲撰名篇

  唐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身为刑部侍郎的颜真卿, 在呈给皇上的奏章中说了不妥的言辞, 惹得唐肃宗将颜真卿贬为蓬州长史。 颜真卿从长安(今西安)入蜀任职,途中水路要经过仪陇新政离堆山。

  离堆山有一复姓为鲜于的望族, 哥哥鲜于仲通考中进士,官至剑南节度使;弟弟鲜于叔明聪明早慧, 考中功名后出任商州刺史。 两人均与颜真卿同朝为官, 私交甚好。

  来到好友故宅,受到其家人的款待。颜真卿于是在此小住数日。 是夜, 因感时伤景,情不能已,颜真卿于是挥毫疾书《鲜于氏离堆记》,700余字。其文质朴厚蕴,而笔迹雄浑刚健, 为颜真卿书法成熟期的珍贵字迹。两年后,乡邻将此刻入离堆山壁,成就千古书法奇观。

  贰 点睛之笔 广场展历代名篇

  仪陇县新政离堆同成都都江堰离堆、乐山乌龙山离堆、洪雅县离堆共称为我省四大离堆。新政离堆是嘉陵江上的唯一离堆,其浑然天成的地貌奇观,深受历史文人墨客厚爱。 颜真卿著《鲜于氏离堆记》后,这里留下不少历代名篇。

  “颜真卿是离堆山人文积淀的最大亮点,我们要挖掘和保护这张名片。”仪陇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许洪伦介绍,在以离堆山为中心的离堆公园建设规划中,除了建设颜真卿广场,还将在广场上建设一座书法墙,收集历史文人写离堆山的名篇佳章,然后用颜体嵌刻,充实离堆山文化。

  根据规划方案,书法墙位于颜真卿广场,书法墙采取唐代影墙风格。中间有一圆形巨石,上面书“离堆墨韵”。书法墙上有清代李澍的《离堆连云》、张菼的《过离堆谒颜鲁公祠》、 宋代李曾伯的《离堆斜阳》,以及北宋苏轼的《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等10余首。其中如“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藓绿老壁剩,泥黄大节稀”、“江声万古空明月, 崖畔千年半绿苔”等名句脍炙人口,广为传颂。

  (原标题:春节,拜见颜真卿书法真迹)

  相关新闻 颜体碑刻“藏”在水井边

  如何发现颜真卿书法碑刻的呢? 这里还有一段曲折故事。《鲜于氏离堆记》于1979年被四川省文化厅列为四川名碑。此后, 原南充地区文化局曾对嘉陵江南充段进行考古调查,跑遍了整个离堆山,没有找到《鲜于氏离堆记》残石。直到1984年10月29日, 当时南部县度门乡小学一名老师到离堆山游玩, 无意中在水井边的一个石缝中发现了几个字,这块珍贵的碑刻才重见天日。

  据《南部县志》记载,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阆中尹唐庚在《颜鲁公祠堂记》中写道:“唐上元中,颜鲁公为蓬州长史,过新政,作《离堆记》四百余言,书而刻之石壁上,字径三寸,虽崩坏剥裂之余,而典型具在,使人见之凛然也。”

  名篇欣赏

  次韵鲜于子骏游九曲池 (宋 苏辙)

  天高山海近,春尽草生池。禾黍多新恨,川原自昔时。花存故远丽,樵出旧城隳。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狸。

  新政县 (唐 元稹)

  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已闻城上三更鼓,不见心中一个人。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曾沾几许名兼利,劳动生涯涉苦辛。

  文史档案

  颜真卿:字清臣,今陕西西安人,中国唐代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睢⒘ā⑴费粞⒊ “楷书四大家”, 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鲜于氏离堆记》:楷书,字大三寸,为颜真卿53岁所作。清嘉庆年间发现,仅存残石五块,共47个整字和7个残字。书法雄健清劲,为颜氏中年重要书迹之一。 描写离堆的位置、山势和离堆石堂的形制及周围景色,介绍颜氏与鲜于氏之谊。(记者 张松采写)

  游玩小贴示 离堆公园

  仪陇离堆公园分两期实施, 第一期投资3000万元,主要用于修建纪念广场,修复摩岩石刻、九曲流杯池。纪念广场中的游客步道,成为园中一景。二期工程修建占地20亩的水景, 以及鱼王庙、健身步道。

  公园距仪陇新县城约1.5公里,从新政港横渡到对岸的长耳岩,再改乘小木船顺江而下即到离堆岩旁。 弃舟登岸,拾级而上, 数百步便来到离堆山顶。沿堆缓行,但见离堆背依福中山,面临嘉陵江,南北两翼为沟壑所隔,形成一个与母山似断非断的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