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仪仗队为特朗普接机 领导人访问有啥迎宾礼仪
原标题:给特朗普接机的除了三军仪仗队,还有这些可爱的“萌萌哒”!
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编辑/刘姝蓉 统筹/纪欣]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8日下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特朗普今年初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首次访华,也是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方接待的第一起国事访问。除了全套国事活动,中方还将安排两国元首进行小范围、非正式互动。
8日下午14点36分左右,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走出舱门的特朗普,在向现场人员挥手致意后,与夫人梅拉尼娅一同走下舷梯,国务委员杨洁篪在机场迎接。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注意到,在直播视频中,有两位小朋友走上前向特朗普和其夫人献上花束。此外,排成队列的数十名小朋友手握中、美两国国旗,对特朗普及其夫人梅拉尼娅表示欢迎。据悉,少年儿童迎接外国领导人来华访问,是我国外交礼仪上的一项传统。
少年儿童迎接外国领导人是我国外交礼仪传统
在直播视频中,大白新闻注意到,除了欢迎领导人常见的三军仪仗队接受检阅环节,有两位小朋友走上前向特朗普和其夫人献上花束。此外,排成队列的数十名小朋友也出现在画面中,他们手握中、美两国国旗,对特朗普及其夫人梅拉尼娅表示欢迎。
少年儿童迎接外国领导人来华访问,是我国外交礼仪上的一项传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出现在重要外事活动场合的场景曾是几代中国人的记忆。据悉,少先队员来到外国领导人抵达的机场献鲜花,曾经是我国外交礼宾程序的固定环节。
1954年10月19日,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当时的中印两国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我国组织了二十万人夹道欢迎,组织一千名群众到机场欢迎,23日还举行北京各界欢迎大会,离京时还有大规模欢送。据媒体此前梳理,在公开的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在机场欢迎仪式上,周恩来总理亲自前来迎接,两个手捧鲜花的小朋友奔向中印两国领导人,在行了少先队队礼后把花束献给尼赫鲁。
类似少年儿童夹道欢迎的场景,在时代的变革中逐渐减少,并在制度中消失。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改革礼宾制度。1979年中央决定,不再组织群众到机场迎送外宾,但还是组织少先队员到机场去献花。1980年又进一步改革,只在人民大会堂或者天安门广场举行欢迎仪式,不再去机场,也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1989年1月,礼宾部门强调不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欢迎国宾活动。
不过,少先队员出现在外事礼宾场合的场景,并没有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6位少先队员为迎宾,要迈步向前献花束、行队礼、用英语说“北京欢迎你!”,再后退一步。据原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介绍,他们先前练习过上百次才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据了解,针对不同国家的领导人,少年儿童的迎送形式也有细节上的差别。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举办,各国政要们乘专机抵达杭州走下舷梯时,都有一群身穿定制蓝白礼服的杭州小学生上前献花。据媒体报道,献花的孩子都是杭州市某小学的礼宾队成员。其中两位小朋友给印度尼西亚总统和夫人献完花后,还收到了领导人夫人的礼物,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此外,从视频中可见,此次特朗普访华,在机场迎接的小朋友身穿较为正式的普通服装。另外,此前奥巴马访华,在人民大会堂欢迎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平常服装,也没有佩戴红领巾。
领导人访问有哪些迎宾礼仪?
礼宾安排在很多国家有严格固定的程序要求,一般来说是依照惯例甚至法律而行的。大多数国家派正部级代表去机场迎接外国领导人,元首或者政府首脑随后再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
虽然各国都会按照自己过往的习俗来确定欢迎方式,但自从联合国成立以来,国家主权平等成为共识,外交礼仪上对于“平等”与“对等”的讲究更为重要了,也因此形成了一套通用的礼仪。例如,为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所举行的欢迎仪式往往包括鸣放礼炮21响、军乐团奏两国国歌、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检阅分列式。为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首脑举行的欢迎仪式同元首的国事访问大体相同,主要区别是礼炮鸣放为19响。
至于礼炮鸣放为何要21响,据外交部礼宾司介绍,“21”响是国际传统,来历也颇为有趣。早在400多年以前,英国战舰上只能放21门炮,行驶在公海上,如果遇到友好国家的船只,为了表示敬意和解除武装,全部放炮。如果到一个国家加水加油,也要先将炮全部鸣放。此后逐渐演变为国家元首访问的鸣炮传统。因为单数象征吉祥,所以迎接外国政府首脑到访时就改为鸣放19响。
除此之外,最有趣的大概是各国欢迎仪式中不同的民族习惯了。俄罗斯喜欢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新西兰毛利族人要和来访的领导人碰鼻,摩洛哥会端上一盘蜜枣请客人享用。在英国,一般欢迎仪式的焦点是从英国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到白金汉宫1.6公里的王室马车队伍,外国领导人会与女王夫妇坐上由黄金装饰的王室马车。[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等]
责任编辑:张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