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 四川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488平方公里
四川在线记者 张明海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四川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十三五”以来,四川新型城镇化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记者从1月14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省住建工作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四川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488平方公里,较2015年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1平方米、比全国高1.2平方米。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四川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省域城镇体系,四大城市群竞相发展,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培育壮大,新增宜宾、自贡、达州3个百万人口大城市,初步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由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138个小城市和1978个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
建筑业加快转型发展。累计完成总产值6.4万亿元,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比“十二五”增长80%,年均增长12.4%;完成省外产值1.3万亿元、年均增长9.7%;实现增加值1.7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连续保持在7.5%以上。新增绿色建筑3亿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3亿平方米,水泥散装率达60%。
住建领域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坚决扛起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政治责任,完成四类重点人群农村危房改造94.7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4万户(含藏区新居、彝家新寨),排查整治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问题6.9万个。
住建领域污染防治交出优异答卷。“十三五”以来,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1181万立方米/日、增长52.6%,具备污水处理能力的建制镇数量增加2.5倍,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提高54个百分点;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4.7万吨/日、增长47.5%,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覆盖91.9%的行政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扬尘防治均取得积极成效。
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有效改善。实施棚户区改造109.1万套,330万居民实现“出棚入楼”。实施老旧小区改造9300个,惠及群众104万户。筹集公租房63.9万套,在保60.7万户。向37.5万户困难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5.7亿元,将30多万农民工等新市民纳入了保障范围。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5.7%的城镇常住人口家庭享受了住房保障。
城市功能与品质大幅提升。道路总长度、总面积均增长60%,成都轨道交通建成558公里,地铁运营里程居全国第四。排水管网总长达5.2万公里、增长57.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增长24.6%。建设绿道7500公里,居全国前列。国家、省级园林城市(县城、镇)分别达28个、67个。8座国家级、2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保护规划全覆盖,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01片、数量居全国第一,确定历史建筑113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