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探索新城乡改革: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3年11月30日,成都梁家巷。“笃,笃,笃……”持续的机器轰鸣从打围的工地传出。当天,包括一条7.7公里的双层干线在内的3条全新交通干线同步开工,将重塑这座城市的北部轮廓。
这一迄今为止成都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北改”,计划投资3300亿元、涉及195平方公里城区,将视线直接对准曾经以“乱”闻名的成都北部城区,通过基础设施、旧城改造、产业升级、生态建设,最终将呈现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多元化的城市生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四态合一”的宜商、宜业、宜居新城北。
这是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片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今年前9月,全省启动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25万户;明年,“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即将启动,10万套公共租赁住房、40万套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已纳入决策视线。
即将过去的一年,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指引,四川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城镇化推进策略,一张四大城市群竞相隆起、成百上千个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区域发展新“版图”雏形初现。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场,深化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系列改革在四川由破冰而纵深推进,城镇化已成为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走具有四川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的实践,正由内至外地改写着蜀中大地,并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探索。
为谁建?谁来建?在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挺立着一个大写的“人”字
“儿大不同床,女大不同房。”一年前,这个留存在中国人内心的千年传统,对吴守东而言,依旧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42岁的吴守东是德阳市中江县回龙镇人,10多年前,他带着女儿来到德阳市区,以打工为生。微薄的收入无法支撑起安居的梦想。10多年来,一家人只能长期租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就是全部。
改变肇始于今年。春节后,德阳市5000多套公共租赁住房陆续竣工,政策明确,其中30%向农民工定向投放。吴守东成功申请到一套两室一厅、近5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房租只有280元,不到市场价的一半。
吴守东的改变有宏观背景。在去年12月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城带乡,使四川城镇化进程更加协调、更有质量。今年初,四川省政府下令:今年,拿出公租房的30%供给农民工,总量3万套,租金为市场价一半。截至11月底,原计划的3万套公租房已经兑现2.9万套,全年总量预计将超过3.2万套。
更高比例,更低租金,作为全国首个启动“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的省份,让外来务工人员居者有其屋仅仅是一小步。今年5月15日,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3年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面世。
当中,一个细节被与会者反复咀嚼,作为四川首个就推进新型城镇化出台的实施方案,方案通篇竟然没有提及城镇化率的提升指标,相反,六项工作和五项改革几乎全部围绕“人”来展开:
为了人,做强产业促进就业,年内新增150万个就业岗位;
为了人,启动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将可分配房源30%的定点投向农民工;
为了人,启动大规模旧城危房和棚户区改造;
为了人,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舒缓旧城压力,改善生活质量;
为了人,实施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与城镇人口缴费同标准,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实现全省168个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和4000多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过于聚焦城镇的扩张、忽略人的城镇化这一本质追求的问题,而作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追兵”,四川博采众长、扬长补短,实现创新突破:贯穿于改进城市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居民生活等一揽子城镇化建设内容,身居其间的个体——人能否成为最大受益者,成为衡量一切城镇化推进成果的核心指标。
于农民工如此,于早已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更是如此。
曹家巷,这个地处成都北城的老旧城院,注定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于“北改”而言,曹家巷是块曾经啃了十年也没有啃动的“硬骨头”。然而这一次,曹家巷的3000多户居民,对于改不改、怎么改,有了绝对的发言权。
“曹家巷的居民自治改造拆迁模式是一个尝试,它创造了奇迹。”在持续近一年的蹲点调查后,央视在报道中如此评价。
坚持扩增量与调存量并举,旧城改造与新区拓展兼备。截至10月底,四川今年已启动25万户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其中超过12万户安置住房开工,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改造任务。“吴守东”和“曹家巷人”的生活,正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