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美国政界头疼的“盯梢客”
“在美国各地的政治竞选场合,总能看见这样一类人:他们手持摄像机,专门追着政客跑,记录其一言一行,期待挖到出丑、失言等“猛料”。 不过,他们不是记者。媒体管他们叫“盯梢客”。”
堪比“狗仔”
盯梢客都是年轻人,有男有女,其中多数人刚走出大学校门,有意涉足政治领域。他们受雇于企业或政治团体,工作任务是手持摄像机,出现在竞选活动场合,不厌其烦地追踪、记录目标政客在场内场外的一言一行。
《华盛顿邮报》如此形容他们:“他们无处不在。当有竞选人把移民和动物相提并论时,他们在场;当一名参议员在种族问题上出言不逊,或一名来自中西部的众议员侮辱农民时,也肯定有盯梢客在场。”
莎拉·杜波依斯曾为一个叫做“进步媒体”的政治团体当盯梢客。她说,这是一份很有压力的工作,“你得每场活动必到,并且让摄像机不停运转。”
她说,盯梢客需要敏锐如侦探,熟知目标政客每场公开活动的时间地点,且不错过现场发生的任何细节。通常情况下,政客会在一天时间内安排好几场竞选活动,这意味着盯梢客也必须跟着“连轴转”,驾车赶赴每一站活动。即便及时赶到现场,盯梢客还可能面临被拒之门外、中途遭驱逐等困境。
发展迅猛
无论政客欢不欢迎,盯梢客近年来已经成为美国政界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其影响力有时足以左右竞选走向。一些媒体为此把盯梢客喻为“竞选新战场上的一线士兵”。
盯梢客的首次出现是在2004年前后,但直到2006年,弗吉尼亚州参议员选举过程中发生“玛卡卡时刻”,这一群体才开始真正引起关注。
当年8月,印度裔大学生S.R.瑟达思受雇于一名民主党议员,盯梢其竞选对手、共和党参议员乔治·艾伦的竞选活动。在一场公众演讲中,艾伦指着瑟达思嘲讽道:“那位小伙子,就是坐在那里身穿黄色T恤衫的那位,名叫玛卡卡?管他叫什么,他是我的竞选对手派来的。让我们欢迎玛卡卡,欢迎他来到美国,来到弗州的现实世界。”
这段颇具种族歧视意味的评论被记录并上传到YouTube等视频网站,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和批评。艾伦因此败选,盯梢客则开始为更多政客所用。“玛卡卡时刻”也由此被盯梢客组织视为该行业的分水岭事件。
到2008年,盯梢成为美国政治竞选场上的“常规操作”;到2012年,盯梢客已形成行业化趋势,几乎所有竞选团队都有自己的盯梢客组织,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挖猛料、“黑”对手。其中,民主党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21世纪美国之桥”(简称“美国桥”)算得上是起步早、规模大、运营成功的盯梢客组织,也是盯梢行业壮大崛起的重要推手。
“美国桥”现阶段每年预算高达1800万美元,在美国41个州雇有44名职业盯梢客。
关系微妙
如今,在盯梢客大行其道的美国政坛,盯梢客与政客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
一些竞选人对盯梢客深恶痛绝,避之不及,有人甚至直接出手抢夺盯梢客的摄像机。
但更多政客深知盯梢客的“威力”,因而练就一身好风度,对无孔不入的盯梢客不动声色,甚至笑脸相迎。
除了政客,盯梢客与专业媒体记者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微妙。按照“美国桥”副总裁凯莉·法尔的说法,盯梢客的“行规”是尽量不暴露身份,不与记者交谈,不与对手党派的同行互通信息,更不能接受采访。“他们的工作是记录新闻,不是制造新闻。”她说。
《华盛顿邮报》记者曾要求跟随采访“美国桥”的盯梢客,被法尔一口回绝。“别跟着盯梢客,否则我们会让他们反过来盯梢你。”法尔威胁道。